企业家日报中原视点编辑部主办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人员查询
中原视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原视点网 >> 焦点 >> 视点要闻 >> 正文

湖北襄阳:“三三制”开创城乡统筹新局

2011-3-14 来源:新华网 作者:吴植

    新华网武汉3月12日电(记者吴植)为激发农村改革发展的活力,湖北省襄阳市探索推行“三三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模式,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推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开创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局面。

    过去,襄阳市的2000多个村中,相当一部分村的集体经济收入非常微薄,甚至为零。这些村靠少量资金维持运转,还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基层组织在推进农村发展、建设公益事业上难以打开局面,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受到严重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襄阳市形成了以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设置和功能“三位一体”的组织构架,并推进村级组织主要负责人“一肩挑”和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目前,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两委”主职“一肩挑”的比例超过七成,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占45%。在有集体经济实体的村,还注重把“两委”班子成员推选为经济组织负责人。

    同时,襄阳市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的扶持力度,增强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宜城市郑集镇魏岗村原来没有集体经济组织。为求发展,村里依托养鸭大户任玉保及其领办的宜城养鸭协会,成立养鸭协会党支部,由任玉保任协会会长、党支部书记。他不要报酬,积极争取村集体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协会生产经营,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多元。如今,协会已召集鸭农1500多户,郑集镇也成为鄂西北最大的蛋鸭养殖基地。

    在襄阳市农村,还建立了重大村务党组织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办事的“三会治事”运行机制,推进了基层民主的发展。

    几年前,南漳县旧县铺村“两委”初步商议将闲置的村学校处理,标价13万元。村民代表大会上,大家认为应标价15万元以上。村委会遂以15万元起标,最后以18万元成交。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三会治事”使襄阳农村的事好办了,也办好了,群众干部都满意。

    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襄阳市建起了干群联动、工农联建、城乡联创的“三联共建”保障体系。通过在全市开展城乡互联共建活动,组织市县乡三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与2000多个村结成对子,实现了建制村的全覆盖;开展“民企联新村”活动,引导和组织企业与农村结对发展、合作开发,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投资或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目前,超过100家企业与村签订了联手发展协议,为以工促农、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基础。

    保康县大坪村过去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2008年,襄阳市委组织部拿出党内帮扶专项资金15万元,扶持村集体建起了3个鸭棚,村集体年纯收入达7万多元。在村集体带动下,该村一批农户开始养殖樱桃谷鸭,年养殖规模达300万只,还带动发展了周边上百家鸭养殖户。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豫ICP备10204745号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www.zysdw.com.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5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