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日报中原视点编辑部主办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人员查询
中原视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原视点网 >> 焦点 >> 视点要闻 >> 正文

武汉:五类人免基本殡葬费用

2011-4-3 来源:楚天金报 作者:楚天金报
   楚天金报消息 (记者戴辉 通讯员周钢 黄进明 王威 雷新斌)昨日,武汉市民政局发布了清明期间客流预测、应对措施信息,同时,还向社会公布一批殡葬惠民新举措,五类困难群体可享基本殡葬费用全免。

    【惠民新政】

    困难群体办丧事不花一分钱

  武汉市殡葬惠民新政惠及五类人群,有城乡低保对象、城市“三无”(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无劳动能力)人员、农村“五保”老人、城乡重点优抚对象及流浪乞讨人员。

    针对这五类人群的免费项目有:殡仪车辆接运遗体到殡仪馆、遗体搬运、馆内冷藏(3天)、平板炉火化、上门服务、骨灰坛盒装灰封口、骨灰坛盒写字、工本费、环保骨灰盒、遗体消毒费等。

    武汉市民政局副局长刘友华介绍,2009年8月,武汉市出台了免收城乡低保对象火化等八项基本服务费,当年,全市7家殡仪馆就为1186户城乡低保对象免收火化基本服务费108.15万元,去年又为3231户城乡低保对象免收火化基本服务费310万元。

    刘友华说,以上五类人群百年之后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在殡仪馆办理丧事、到公墓安葬基本不用花一分钱。

    石门峰负责人介绍,石门峰新建设的环保葬区“博爱阁”花葬方式,长期向所有市民免费提供。玉笋山陵园对困难群体入葬爱心苑凭有效证件全免。长乐园陵园对“五保户”(只需出示民政部门证明)免费安葬。

    市民政局再次向市民承诺殡葬行业的“零、百、千、万”工程。

    零:城乡低保、“三无”、重点优抚对象、流浪乞讨人员及农村“五保”老人,实行十项基本火化服务费免单。

    百:全市7大殡仪馆货架上必须有100元到200元的骨灰盒销售。

    千:全市殡仪馆为丧者提供千元以下殡仪基本服务。

    万:全市14家公墓必须保障万元以下植树、草坪、立体安葬设施和少占土地的微型墓穴。

    新式合同严管“活人墓”销售

    民政部门介绍,根据新颁布的《武汉殡葬管理办法》,武汉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首次推出墓地销售的规范合同,明确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陵园随意迁移用户的墓穴将受到处罚。此外,合同还规定,预订墓地的时间不得超过一年,从而对陵园销售“活人墓”进行了规范。民政部门称,陵园如果超过一年期限销售“活人墓”,一经发现严厉查处。

    本报去年曾对“武汉6000多骨灰盒无人认领”的现象进行独家深度报道,也引起管理部门的关注。刘友华昨日表示,今后将根据有关法规,未知名且无人认领的遗体,属正常死亡的,由医疗机构或民政救助机构查找认领人。经查找后无人认领的,向社会公告。公告60日后仍无人认领的,由公告单位通知遗体所在地公安部门,为遗体提取并保存DNA生物检材后,书面通知火葬场办理火化事宜。

    武汉将建两大公益性墓地陵园

    刘友华介绍,今后武汉市还将大力推进公益性墓地建设,同时严格经营性墓地的使用和销售。“公益性墓地就是节地墓、生态墓,这些墓都将采用墓穴小型化,墓碑卧式化。”刘友华说。近期计划在江南江北各建一个公益性墓地陵园。按照不占地或者少占土地、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规划建设,单个墓穴(含合墓)的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墓碑高度不得超过1米,墓区的绿化面积不少于建设总面积的30%。

    城市经营性墓地也要建设公益性墓区。目前武汉市管辖的12家公墓都已经开辟了公益性公墓区;各区也将新建区级公益性墓地,农村也要有新改建农村公益性墓地。

  【倡导环保】

    采用生态环保葬政府有奖励

    目前,武汉生态环保葬遭遇尴尬:一方面大量的环保葬方式低收费甚至不收费,但另一方面,墓穴葬仍然是安葬的主流。昨日来自民政部门的统计,武汉市从1997年首推树葬,截至2010年,全市12家公墓单位,累计墓穴安葬44.8万个,格位葬3.03万个,植树葬1461个。2007年,选择墓穴葬的12450个,格位葬880个,植树葬382个;2008年,选择墓穴葬的13248个,格位葬769个,植树葬308个;2009年选择墓穴葬的130632个,格位葬708个,植树葬89个;2010年选择墓穴葬的14068个,格位葬684个,植树葬85个。

    刘友华分析说,人们对丧葬的理解各有不同,很多人认为老人走了是人生最后的一件大事,应该办好点、办隆重些,追悼厅要最大的、墓穴要最大的、墓碑要最好的,这些无形中增加了费用,攀比的心理造就了“思想上的死不起”。

    前天,一位张姓老人下葬在扁担山公墓花坛,他的儿子告诉记者,选择花坛环保葬是父亲生前的心愿,父亲是位老师,90岁的他上周在家中安然离世。“父亲说:在世不与人争权、争利,死后不与人争地。父亲要求我们子女将他的骨灰深埋在花坛地下,最后一次为大地作点‘贡献’。”张先生说。

    专家认为,除了要消除人们的传统安葬观念外,推广节地的环保葬还需要政府政策引导。昨日,刘友华表示,今后将对采取环保葬的市民实施奖励。生态环保葬以深埋、植树(花坛、草坪)等安葬方式为主,由民政部门予以奖励。

    墓地使用20年后要收“物业费”

    此外,民政部门昨日还首次明确,公墓使用年限为20年。根据有关法规,使用年限从1998年5月19日算起,此前使用的墓地均按此时间计算。墓地使用到20年的年限后,用户须和陵园重新办理手续,并缴纳一定的维护保养费用。

  【祭扫新风】

    墓前鲜花绿树寄托哀思

    昨日,记者在石门峰都市陵园处看到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变化:鲜花代替纸钱、冥币,被置放在先人墓前;植下一棵小树,寄托哀思;在网上建虚拟灵堂,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传统的清明习俗在植入“低碳”元素后,散发着更多绿色、可亲的气息。

    厚养薄葬是新时期倡导的重要话题。厚养就是在老人活着的时候,让老人能够感受到人间的天伦之乐,能体会到儿女的孝道和温暖。薄葬就是节俭、文明、低碳办丧事。“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是各级政府对老人最关心的大事。政府历来倡导厚养薄葬,这也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刘友华说。

    昨日,民政部门公布投诉电话027-85765547,市民在祭扫中遇到问题可投诉。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豫ICP备10204745号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www.zysdw.com.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5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