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日报中原视点编辑部主办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人员查询
中原视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原视点网 >> 焦点 >> 视点关注 >> 正文

以次充好、偷梁换柱……二手交易背后藏多少“坑”

2018-9-27 20:50:15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周小苑 丁安一

  二手交易“坑”多 监管亟待加强(调查)

  近年来,互联网共享经济模式深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物品更新换代频率加快,以C2C(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二手闲置物品的在线交易发展迅速。日前,艾媒咨询发布《2018上半年中国在线二手交易市场监测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在线二手交易用户规模达0.76亿人,增长率达55.1%,预计2018年用户规模将超过1亿人。

  然而,以次充好、偷梁换柱,转场交易、吞吃押金,调包退货、维权艰难……看似双赢的交易方式背后却隐藏了不少“坑”,不少二手交易平台沦为滋生诈骗的温床。要让二手交易透明化、规范化,真正能发挥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作用,亟待监管发力。

  针对违约成本低,买卖双方须自律

  “看到同为粉丝圈的网友转卖演唱会门票,正好是我想要的场次,100多号的座位也比较靠前。”重庆的小王在某二手平台上购买偶像的演唱会门票,可收到票后却傻眼了,座位号数字有明显被抠除的痕迹。原本是1000多号的站票,被抠除第四位数后“摇身一变”成了100多号的座位票,价格也翻了几倍。在申请客服介入后,小王却被判败诉。后来她发现对方是个“惯犯”,便选择了向网警报警,对方最终赔偿了部分钱款。

  “网络二手交易规则中定价权在卖方,买家需要自主判断商品的真假和质量。而有些产品从外观图片不易看出问题,容易上当受骗。”大学生小潘在购买二手数码产品时也遭遇了“货不符实”的骗局,损失200多元。

  对于此类现象,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麻策律师认为,网络二手交易平台的乱象和其平台性质呈强关联。“经营商家以个人名义进驻销售,被认定为非经营性交易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导致卖家违法成本低;同时,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易规范不比商家‘专业’,买家对于二手物品质量的天然期待弱化,卖家也往往抱着‘打一枪换一地’的心态,逃避交易责任。”

  事实上,除了买家被“坑”,卖家被骗的也不在少数。南京的小林在二手平台上出售自己的“充电宝”,结果买家签收后便借口质量有问题,申请砍价50元。苦于没有留存证据,小林只得自认倒霉。“后来在网上看到有很多卖家有类似经历,他们管这种骗术叫‘到手刀’,即货物到手后恶意砍价,从中牟利。”此外,买家调包退货、转场交易吞押金、交换物品被骗等陷阱也屡屡出现。

  “二手平台交易双方均存在‘违约成本’过低的情况,诚信交易极大程度依赖于双方自律。在货物真伪、交易及时性、信用惩罚机制、交易双方信息等方面,都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

  解决投诉维权难,交易平台应出招

  据新浪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从今年3月到7月已有超过100起对二手交易平台“转转”的投诉。艾媒大数据舆情监控系统数据也表明,网友对二手电商平台“闲鱼”言值为34.6(满分100),“转转”的言值为39.1,也就是说评价均偏负面。

  由于缺乏行业规范,投诉多、维权难的问题逐渐显现,对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均造成一定的侵害。针对这些现实问题,一些二手交易平台积极创新商业模式,搭建诚信平台,推动纠纷解决,维护各方权益。

  “买家和卖家发生争执,作为评审员你会支持谁?快来投票吧。”上海的李女士收到二手电商平台闲鱼APP发来的一条“闲鱼小法庭”评审邀请通知,调解一起一双鞋子是否为正品的纠纷。在卖家和买家举证辩论后,评审们最终投票判卖家胜利,交易结果自此“一锤定音”。据闲鱼工作人员介绍,在交易过程中如产生纠纷,可申请开启“闲鱼小法庭”,由系统随机挑选17名优质用户参与评审,并最终决定交易结果。

  不仅是闲鱼,其它一些平台也在源头开始尝试:开启实名认证环节,对用户进行身份证和人脸识别的双重认证,把平台卖家用户的违规记录计入个人诚信档案,提供二手手机验机服务等。

  交易平台不能只负责建平台,也应该管好平台,才能在二手交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国家对二手交易没有特殊性的法律规定,由于依据的法律跨度太大,造成执法难度也较大。”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相关部门应对二手市场管理联合出台针对性指导意见,明确平台企业和交易用户的权利和责任,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进一步管好网上二手交易市场,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豫ICP备10204745号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www.zysdw.com.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5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