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日报中原视点编辑部主办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人员查询
中原视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原视点网 >> 焦点 >> 视点评论 >> 正文

平台岂能纵容简历泄露?

2019-9-24 16:08:18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王庆峰

  设想一下这种场景:你刚在招聘平台更新了求职简历,没过多久,就收到一条带有你名字的短信。你满心欢喜添加对方,却发现是一个网络博彩平台,或者是卖高仿包的小商家……记者调查发现,求职者频繁收到骚扰信息背后,存在一条完整的简历资源倒卖产业链,不法分子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获得求职者简历。

  和其他领域的信息泄露不同,简历所包含的信息相当全面,覆盖求职经历、薪酬、离职意向、个人介绍等诸多私密敏感内容,一旦发生泄露,隐患相当大。此前有媒体报道,一些经营网赚或者刷信誉的公司、微商等,就喜欢购买急于找工作的简历信息,以及意向兼职的简历信息等,因为“兼职岗位求职者的转化率高,他们一般不会拒绝来电或好友申请”。更有一些诈骗分子,会根据求职者的工作履历、自我介绍等,精心制造骗局,博取求职者的信任。

  有鉴于简历泄露的风险极大,需要强调严厉打击的必要性。此前已有相关案例。如2017年6月,智联招聘就被爆出有两名内部员工私自将公司15万余条个人简历信息非法低价出售给他人,从中谋取利益。随后,两名员工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刑。值得注意的是,平台方未被追责。尽管《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但也许正是平台方没有尝到足够痛感,导致它们轻视风险,重复犯下错误。

  从信息泄露的方式上看,平台方难辞其咎:一是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抓取平台上的数据,比如巧达科技曾因使用爬虫非法获取简历超过2亿份被查封。黑客固然可恶,但平台防线如此不堪,敢说是对消费者负责吗?二是招聘平台内部员工和外部串通,这说明平台在基本的保护能力上不到位,一旦发生损失,理当承担连带责任;三是企业通过注册会员、付费方式获取简历,对这种一个人都不招的“皮包公司”,平台很难识别、很难防范吗?

  种种现象表明,平台不是没有能力制止简历信息的泄露和倒卖,恰恰是它们工于计算,才选择性地治理。对这些问题,应该进一步压实责任,如果确定是企业不尽责,那么就应该“一竿子插到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平台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或者就是“主凶”,应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如果把这些措施贯彻到位了,平台便不会抱有侥幸心理了。

  倒卖简历信息,严重侵害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权利,还戕害了网络搭建起来的信任体系。对此,法律应该强硬起来,对作奸犯科的行为绝不姑息、严肃问责,形成有效震慑,让这些平台正视责任,将安全线视为自己的生命线。(王庆峰)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豫ICP备10204745号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www.zysdw.com.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5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