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日报中原视点编辑部主办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人员查询
中原视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原视点网 >> 生活 >> 情感 >> 正文

踏路寻歌

2011-7-26 8:53:3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赖广昌

    今年四月间,我给一个来自日本的短期交流班授课,全班50多个人,一半是退休的日本老人,一半是20岁出头的青年人,青年人热衷于掌握汉语,老人们却迷醉于了解中国的一切,特别是中国的文化。

    某次授课期间,我谈到中国的民歌和戏曲,自豪地告诉他们中国有多姿多彩的民间音乐和舞蹈,据上世纪60年代统计,中国有300多种地方戏曲,有浩如烟海的民歌。

    忽然,有个老人说:“老师,你说得不对,我看最近的报纸说,中国现在常演的地方戏曲只有50来种了。中国的青年人不唱民歌,他们爱听流行歌曲,上海等大城市的年轻人喜欢唱英文、日文、韩文歌曲。”

    要是别人,听了他的话一定会无言以对,或者只好默认。可我,一个踏遍了祖国千山万水,收集整理原生态民歌几千首的人,根本不认同他的话。我告诉他,中国的民间音乐和戏曲虽然受市场的冲击,受资金不足的影响,受电视的霸道介入,虽然有些地方戏曲还不如电影,竟然改唱普通话,而不唱方言,或者,小剧种模仿大剧种,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可,真正的民歌和戏曲,都还活着,活在草根民众之间。

    我给日本学生们讲述了我在桂北宜州地区寻歌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并告诉他们东方的民间音乐艺术并非所报道的那样正在湮灭和消亡中,它们的多样性还能得以保存。他们听后,方舒了一口气。

    位于桂西北的广西宜州,只是我走遍了的20多个省区踏路寻歌中的一个小小驿站而已。

    宜州自古生活着百越民族的几个分支族群,现居住于此的主要为汉、壮、仫佬、苗、瑶、水等民族。

    这里的人们视歌如命,以歌传情,对他们来说,岁月是一条河流,人是鱼,歌是水,人在歌中行走,歌在生命中流淌。真的是会走路时就会唱歌,不会走路的瘸子,两眼抹黑的盲人,就更会唱歌了。传统节庆或圩日,是他们主要的歌唱时空,歌者共同缔造着一种流动的仪式,这一仪式深植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对其进程他们大都熟悉得可以不假思索地理解判断,然后展开相应行动。

    瞧!老爹和老奶们三三两两,在树荫下,心照不宣地闲逛,选坐处,偶遇,寒暄,环视,玩笑,分头招呼同性歌伴,对坐,与同伴低语,开唱,讨论,再唱,这一系列行动,是一整套习惯,当中蕴藏了人们的生活智慧、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及由此而生的约定俗成。

    对歌的人中虽多为头发花白、衣衫简朴者,但在他们的喧笑与静默间,分明昭示出传统与现代相连的人生图景,绿树碧草间,山歌声响处,一番别样的人生景致使人怦然心动。

    而绿树掩映的河畔,对唱情歌的青年人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他们有完整的程式和套路,歌词内容需“模拟”表达出男女恋爱中不同阶段、不同情态下的心理感受,对歌者以比兴借喻造成一种洒脱、调侃、亲切而热辣的异性情感交流情境,哪一方的口才好、思路好、歌路宽,且肚子里头的歌多,则编出的歌寓意深、比方恰切,出歌快、狠、准,令人捧腹之余又余味绵绵,回味不尽,你问我答间包含某种打情骂俏的趣味。总之,只要让对方穷于招架甚至没有歌答,但又表现出恳切、真诚、厚道的性情,方为赢家。

    歌场高手交锋,就像跳探戈,讲究即兴挥洒,淋漓畅快,虚实相生,歌词婉转俏皮而情礼兼备方为上品。男女歌手如同短暂邂逅的有情人,相识后渴望相知,即时上演一段相见恨晚,缠绵悱恻的人生际遇。社会中的某一群体得以围拢在一处,借机暂时脱离沉重的日常生活,抛开凡庸的人生琐事,融入自己熟悉的群体娱乐中歌唱,此时此处类似一种斗智的实景游戏,歌中人互探生平、家境、品行、爱意,半推半就,时喜时悲,你怨我怒,或笑或哭,暂得扮演与自己固有社会身份 、职责乃至年龄角色不相符的形象,笑骂间相互感染,窃窃品咂平凡人生亦需拥有的异色。

    农闲时,不少人往往坐到天色昏暗才依依唱别,三五散去,歌场逐渐悄然。

    我相信,这些蕴含着社会规范与人情、道德与审美的民间歌谣,将永远不会从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上消失。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豫ICP备10204745号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www.zysdw.com.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5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