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9 11:42:2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本报记者任二敏 通讯员…
一年来,新郑煤电公司站在构建新型现代化矿井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从职工的意愿入手,用意愿强化意识,用意识保证安全,层层递进,抓好安全管理“五大基石”,让职工知道“安全为了谁”,唱响了安全高效发展的主旋律。
今年上半年,河南省新郑煤电公司在成功创建全煤企业文化示范矿的基础上,以新的思维、新的触角对诱发事故的成因、预防事故的手段进行有益探索,对煤矿事故成因的因素进行分析,把质量标准化建设、职工培训、不安全职工排查、全要素安全精准确认、责任追究的五个重要方面进行了总结、提炼,称之为安全管理“五大基石”,并以“统领”的高度,强化推广。如今,提起安全“五大基石”,新郑煤电公司每名干部职工都能娓娓道来,已成为叫得响、管得住的安全品牌。
在质量标准化建设方面,该公司以打造郑煤集团公司“质量标准化建设标杆矿”为目标,坚持质量标准化全过程动态达标的原则,制定《职工行为规范细则》,强化标准化作业纠偏力度,衣服每周清洗、缝补一次,不戴手套、不勒毛巾、不系衣扣等视为违章,按照“不缺失→安全可靠→人性化→精美”四个步骤,利用安全心理学工程,把温度、噪音等影响人正常行为的外部环境列为隐患,跟踪治理,建立起了螺旋上升的质量标准化体系。以“把企业办成学校把员工育为人才”为培训理念,职工年度培训与安全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在郑煤集团公司首家提出按各队月工资5%提取安全培训考核奖励基金,聘请部队教官开展军事化训练,建立实习操作基地,推行“入井证”、“岗位轮训合格证”双证制,确保培训的全方位、全覆盖和与实践有机结合。
注重不安全职工排查,建立职工静态和动态档案,把26种情形定为不安全职工,通过“职工自查→安全网络小组互查→班组检查→队领导抽查→井口救护队员排查”的管理模式,杜绝不安全职工入井。同时,采取“葛麦斯法则”,隐去管理者的身影,让亲人取而代之,从源头杜绝了人的不安全隐患。坚持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三不伤害”原则,推行全要素安全精准确认,有效避免作业过程的前、中、后发生事故。
落实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制定下发了责任追究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发生重伤事故,责任队长、支部书记给予免职。同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值班、跟班、带班制度,安全生产系统科(队)长每周上班不少于6天,上班期间24小时不离矿,随时召开紧急会议,十分钟内到位,否则,第一次罚款100元,第二次罚款500元,第三次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在责任追究上,该公司总经理任守中说:“坚持‘不因一名干部责任不到位使职工生命受到伤害,不因一名职工因违章作业使职工利益受到损失’为管理原则,通过对极少数人的责任追究上的“狠”,实现对大多数人的警示,使干部职工体会到‘安全决定干部的政治生命,更决定职工人身生命’的深刻内涵。”
“现在人都会干活,好管理了,我这个老队长干起活也轻松多了。那像前年刚来公司,一天经常下两班井解决职工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差所带来的问题!”谈起变化,运输二队队长郝德良,这位大家公认的“干将”深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