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日报中原视点编辑部主办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人员查询
中原视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原视点网 >> 焦点 >> 视点访谈 >> 正文

住建部张学勤谈确保工程质量

2012-8-6 14:13:42 来源:金陵晚报 作者:佚名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今天是全国纠风工作系列访谈第13期,访谈的主题是“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张学勤副司长。欢迎张司长。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去年圆满,今年顺利
 
  [主持人]:张司长,您好,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受到了举国上下的广泛关注。2011年,我们完成了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任务,今年保障房建设规模还会这么大吗?今年建设进展情况如何?
 
  [张学勤]:谢谢你提的这个问题。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党中央为了扩大内需、保障民生所作出的重要的战略部署,“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来,“十二五”期间要建设保障性住房三千多万套,到“十二五”期末,保障房的覆盖面要达到20%左右。去年大家都知道,全国计划开工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是1000多万套,实际上去年全年开工是1040多万套,应该是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去年的计划任务,而且1000万套这样的规模,也在开工量上创了历史之最。今年,我们制定的计划是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500万套以上。大家简单地从新开工的量上来讲,今年的任务,新开量比去年有所降低。但是今年在建的量大概有1700多万套,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我们前年和去年开工的房子多数要在今年继续施工,因为一般的住房施工的周期是两到三年,再加上今年新开工的700万,全年的在建规模是1700万套左右,所以今年在建规模又创了历史之最。
 
  [张学勤]:另外,我们为了使老百姓能够尽快地住到保障房里面,今年和去年相比较,我们今年又提出来,今年要基本建成500万套。1-6月份,全国已经新开工的是470万套,开工率已经达到了63%,已经基本建成了260多万套,也达到了目标任务的50%多。这样的话,最起码是时间过半、任务也过半。同时,我们有一个投资方面的统计,投资到目前为止,也完成了5000多亿,这样一个投资规模,比去年都有所增加。为什么今年保障房总体的进展比较好,其中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今年保障房这块部署比较早,去年年底,国务院就专门召开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座谈会,专门对今年的工作计划、目标、有关政策措施进行连续落实部署。第二方面,各地方今年动手比去年早。去年一些地方已经开始项目储备,包括提前进行前期手续的办理,包括征地拆迁。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中央今年补助资金下达的时间要比去年早,还有经过这两三年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大量实施,在工作的过程中,地方也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目前总体进展情况应该是比较顺利的。
 
公共租赁住房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点
 
  [主持人]:从您介绍的一些话中我们听到一些概念,有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又有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这些概念之间到底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张学勤]:你说的概念大概涉及到这么几方面:一个概念是住房保障的概念,一个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概念,一个是保障房概念,大概是这么三个,我给各位网友和主持人介绍一下。住房保障实际上是政府对完全依靠自身的努力,通过市场上不能解决住房困难或者改善住房条件,政府对这样的群体提供的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帮助。住房保障主要是这个。保障性安居工程里面的大概念,包括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同时,我们还对农村的,有农村危房改造,还有游牧民定居工程,这是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小保障性安居工程,我们叫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就是我说的城镇这块。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又分为两块,其中一块叫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包括什么呢?一般大家可能都知道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还有限价房。第二大块就是棚户区改造,我这里说的棚户区改造主要指城镇这块,棚户区改造有五类,有林区的、垦区的、煤矿的、城市和国有工矿房屋区,一共是五大类棚户区改造。这是我说的保障安居工程的基本概念涵盖的内容,基本是指这些。至于保障房,我刚才提到四类保障房,这是一般书面用语或者狭义的保障概念是指这个。但是有口语化的时候,就是保障房建设,这个时候大家口语化实际上是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上大概这几个概念是这样一个含义。
 
  [主持人]:经过您这么一介绍,我想各位网友也非常清楚了。从2008年以来,我们每一年都开工建设了这么多的房子,到现在为止,到底有多少群众住上保障房呢?
 
  [张学勤]:我们国家从住房制度改革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行过程中,保障房建设已经伴随了整个过程。举例跟大家说,比如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最早是在1995年就开始有经济适用房的建设。1998年,我们开始有廉租住房制度的建立。当然,我们到了2008年四季度以后,就是国家提出了大规模的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整个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入一个提速、快速发展的时期。进入这么一个阶段,这几年的力度明显比前几年有所提高。实际上经过这么十几年的发展,现在我们做了一些初步统计,全国现在住在我刚才前面数到的那些类型的保障房里面的群体有2650万户,这是实物这一块,就是住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公租房,有相当一部分老百姓是通过棚户区改造、棚户区安置的房子住进去的。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大约450万户的老百姓是通过政府给发放的租赁住房补贴,拿这个钱到市场上租房。如果这两项,连实物的,带我们发补贴的,两项加起来,大数应该是三千多万户,如果按三口之家计算,大数将近一亿人,现在已经通过不同方式的保障房解决了住房困难。
 
  [主持人]:我们也注意到,日前发布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十二五”时期要将公共租赁住房作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点。张司长,请问一下,确定这个重点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考虑?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范围是什么?
 
  [张学勤]:谢谢你这个问题,确实主持人对我们住房保障的工作比较关心。因为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刚刚印发不久,这个规划里面涉及到的公共服务,至少包括教育、医疗、就业,当然也包括住房。从这个规划里面,刚才你也提到了,说明我们住房保障确实已经纳入国家大的公共服务的规划里面了。而且具体涉及到保障房的规划,也提出来,公共租赁住房是我们下一步住房保障的一个主要的形式。为什么这样提?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方面,与公共租赁住房的性质和特点有关系。公共租赁住房一般来说,是由政府直接组织建设,或者是社会机构参与组织建设,然后建出来一些相对户型不大的,向中低收入家庭出租的这样一种房子,这种房子的特点,是能够满足中低收入家庭阶段性住房的需要。而我们现在从供应对象来讲,目前的规定,公共租赁住房面对的群体,现在主要谈是三类。第一类,城镇的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第二类,新就业的大学生;第三类,在城镇居住一定期限的进城务工人员,主要供应对象有这么三类。
 
  [张学勤]:为什么我说这个房子与它的特点有关系呢?这里面就是我刚才说的,这样的房子适应这样的群体。客观来讲,我们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我们每年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概每年城镇化率要增长1个左右的百分点,有大量的新移民流动人口要进入城市里面,包括一些新就业的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未来,应该是最具有活力的一个群体。但是,现在有一个特点,包括主持人可能也是,刚刚毕业,我们可能确实那时候收入相对比较低,可能收入也不够稳定。这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可能消费水平也有限,这个时候需要政府能够提供一个相对成本比较低的住房,让大家有一个三五年的过渡性的消费,这个人群,我刚才说了,将来的发展潜力又非常的大,因为将来对社会的贡献会很大,将来自己的收入也会不断地增加。住到三五年以后,把困难时期渡过去,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住更大的房子或者买更大的房子。现在这个群体是我们社会现有的比较庞大的群体。所以,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是我们“十二五”期间的一个重点,主要是满足这个群体的需要。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司长的介绍。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我们老百姓关心保障性建设的规模和进度,但更关心的是房子的质量。我们想在这么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当中,房子的质量管理能不能跟得上,住在这样的房子里,能保证安全吗?
 
  [张学勤]:这个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大家都提住房,是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应该讲,百年大计,质量为本,这是肯定的。去年是1000万,今年尽管新开工700万,但是在建的规模也有一千多万,质量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包括有关部门和地方都高度关心的一个问题。每次国务院开会,国务院领导都强调,质量是我们保障房建设的“硬杠杠”,大概一个多月前,国务院又开保障性安居工程座谈会的时候,国务院领导又明确提出来,保障房的质量问题是零容忍。可见中央对质量问题高度重视。这几年从抓质量方面,从部门、从地方上对这个工作也非常的重视,大概我们做了以下几项工作:第一,保障房的建设,我们要求要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比如说我们的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再包括从环节来说,从勘查、设计、施工、监理,一直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程序必须完整地履行。甚至我们包括要求选择保障房的施工企业,也要求资质比较高的,社会信誉比较好的,甚至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来施工。在材料把关上,要求材料把关一定不能走过程,一定要严格按照监管程序来做。同时,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要求,大家有点担心,说保障房是不是成本低,我们要求这里面保障房投入必须足额投入,绝不允许以成本牺牲质量,我们确实一直是这样要求的,这是一项重要的工程。第二,我们抓质量的时候,侧重另外一项制度的建立,我们要求保障房要建立质量终身责任制。对于这个里面要明确我们各个参与主体的责任,因为施工单位,参与的主体比较多,首先建设单位,比如甲方,还有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等,首先要明确各方责任主体的责任,而且是终身负责。其次,原来在单位负责的基础上,我们要求直接责任要负责,就是单位里面具体这个项目上的管理人员要负责。同时,我们在保障性住房项目竣工之后,在项目上我们要求建立标示牌,标牌制度要建立,标牌上要标注我刚才提的各方主体,建设、施工、勘查、设计、监理单位都是谁,光有单位不行,牌子上要有人名,当事人负责,这个事是终身的,将来如果这个房子质量好,十年、二十年,大家都说好,这些人这些单位,这就是你的光荣榜,如果出了问题,可能就会成为耻辱榜。我们保证这种质量的同时,我们对项目的建设还提出另外一些要求,比如接受社会的监督,我们要求在建设项目上,大家必须是把项目的信息要公布出来。原来检查的时候,我们要求这个项目,比如这个项目一共占地多大,要建多少套房子,而且这个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比如廉租房有多少,经济适用房有多少,项目都要公示出来,接受社会监督,这是我们做的挺重要的第二方面质量保障方面的工作。第三方面的工作是检查。这几年从中央层面,国务院也好,各部门也好,大家都把质量检查作为我们这项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实际上在地方,包括在市县层面,都是把现在保障房的工程质量建立了专门的管理制度,甚至作为工作重点来抓这块,防止问题的发生。当然,我们客观地讲,由于我们目前的施工技术、施工手段,可能难免还有质量问题。一旦出现了质量问题,要及时整改。
 
  [张学勤]:我记得前年,当时北京市有过一个案例,保障性住房,大概几栋楼,当时因为质量不合格,最后拆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恰恰表明了政府的决心和态度,质量不过关,我给你拆了。然后你发现了质量瑕疵问题,我们确实零容忍,必须及时整改。换句话说,我们对这样有违规违法问题的,有一种质量的纠错机制。纠错机制,一个方面,我觉得对企业,你可能将来不仅仅影响信誉,可能影响企业的资质、影响企业的发展,可能要吊销企业的营销执照。对我们政府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我们的要求就更严格一点。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几次大检查,总的来讲,从结构安全上,我们在质量上整体可控,没有发现大的问题,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
 
保证保障房的公平公正分配是保障房的生命线
 
  [主持人]:随着大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陆续建成,可以预见将有越来越多的家庭要申请入住保障房。在分配环节有时也很难完全避免不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有些不符合条件的家庭也住进了保障房。请问如何确保分配公平,防止腐败寻租、避免以权谋私,让真正住房困难的家庭能够住进这些保障房呢?
 
  [张学勤]:你又问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随着这几年保障房的大规模建设,确实到今年开始,我们一直觉得进入了一个建管并重阶段。比如前年开工的房子、去年开工的房子,经过两到三年的周期,从今年陆续大量竣工,今年明年是竣工阶段,分配确实提上一个更重要的认识上,我们经常说保障房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国务院领导也多次强调,能否保证保障房的公平公正分配,是我们保障房的生命线。我理解就是,因为我们保障房是政府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公共服务,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那么,保障这样资源的公平公正分配,确实非常重要。我理解国务院领导这句话的意思,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分配,可能就影响这项制度的长远发展和声誉。所以这项管理工作,我们也管,社会也高度关注,就像主持人说的一样,大家对这项工作都非常关心。从国家也好,地方也好,做了几项工作。第一项工作,大概这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大家着力建章立制,首先把规矩和制度建立起来。我们这几年,比如我们有廉租住房的办法、经济适用房的办法、公共租赁房的办法,还有若干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政策规定,甚至有些部门规章。而且我们现在正在研究起草基本住房保障条例。首先大家要把规矩建立起来,我们立足是大家做到有法可依,对一些问题上,大家都按照规矩来办事,这是我们这几年着力做的第一件事。第二件事,为了保证公平分配,我们更侧重于信息的公开和社会的监督。信息公开是我们贯穿于整个保障房,实际上包括我们叫生产、分配、管理,我说的生产是指房子的建设,包括后面全过程的信息公开、社会参与管理,这是我们这几年主要做的一项工作。第三件工作,我们着力督促检查。督促检查,我刚才说到了,每年中央层面、省级层面,有大量的组织检查,包括审计,包括财政,包括分配管理情况,进行大量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张学勤]:做了这几项工作,我估计从网友的关心和你的关心,我们还是心中不托底。分配领域里面,涉及到这么几个问题。第一个环节,大家最关心的是我们的准入环节,怎样让该进来的人进来,让不该进来的不能进来。我刚才说了除了建立规矩之后,我们首先现在从国家的要求和地方的具体做法,地方一般是纵向的,一个城市里面,往往都建立初审、复审、终审,一般是三级审核、两级公示的制度。比如你到一个街道办事处,他作为初审单位要初审,初审完了以后,他认为审核初步合格的人,然后公示,接受全社会监督。这是纵向的有三级。横向的,我们还担心这里面的审核,因为保障房对象的准入,不单单涉及到住房,一般住房情况是什么?你有没有房子。第二收入情况,你是否是低收入家庭。第三,甚至可能还包括你的资产,这个审核涉及到多个部门,这些年我们地方在做,比如涉及到住房、民政、公安,公安涉及到车管所,涉及到户口,还涉及到金融,比如银行存款,甚至有些地方可能延伸到其他的税务,已经横向建立部门联动的机制,尽量使这些试图想骗租、骗购的人,能够把这部分人挡在门外,这是第一块,准入的环节是我们大家重点关心的一个事情。
 
  [张学勤]:当然,这里面第二个环节,进来了,怎样把房子公平地分配。实际上就是一个公共资源的分配,首先应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分配办法。现在各地普遍的做法,普通是两种:一种做法,是我们审核完了,符合条件的群体里面,大家进行摇号,往往是电脑摇号的。另一种做法是根据你家庭的住房困难程度,低收入的困难程度,还根据你大概申请的先后顺序。换句话说,您的住房困难比我困难,您没房,我还有一个十平米的,那打分上您应当优先。从这个角度来讲,不仅是住房,还有收入更困难,包括申请的先后顺序,比如有的人提前两三年前就申请了,您今天刚申请,实行打分制。通过这种科学的分配机制,来避免人为因素的,比如权力寻租、徇私舞弊的,避免这种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在分配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是引入社会的监督机制。我一直说一句话,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你只要公开透明,我觉得能够把腐败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杜绝。在分配过程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甚至保障的对象,全社会来监督,做到公平分配。
 
  [张学勤]:第三,大家关心的是分配完了以后,是我们使用环节,这一块我讲得比较多,这里面确实是很重要的问题。使用环节是社会上高度关注的问题,房子分配以后,这个人是否能合理使用房子。比如说空置怎么办?住进来了,三个月、五个月不住,或者住进来了,你把房子转租转借了,借给别人了。甚至有人拿这个房子改变性质,去谋利了。我们也特别担心,网友也特别关心这个问题。这个里面,使用过程的管理,我们现在也有有关规定,比如空置6个月以上,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擅自转租、转借,无正当理由的空置,那就可能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张学勤]:最后一个环节,是老百姓和网友关心的,住进去以后,一旦条件不符合了怎么办,退出的问题,大家特别担心。有一部分人,比如收入已经很高了,或者有了其他的住房了,或者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了,不搬出怎么办?对这个问题上,我们一方面要强调严格管理,另一方面,可能我们还要强调一些柔性的管理。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举我本人的例子,假如我要住保障性住房,原来要求月薪一千块钱以下我可以住,但是我月薪五千块钱的话,我是不是要搬出来。这是严格的一方面,对违规的要严格。另一方面,比如对一千块钱以下的要住,换句话说,您吧,您假如说一千块钱,但是到第二个月您的工资涨到1100元了,这个时候,您可能涨到1100元,按说您不符合这个条件了,但是我们也不太赞成让您现在搬出去。因为您拿着这1100元,仍然在市场上租不起房和买不起房,这样的话,我们有点人性化,是柔性的管理。对您这样收入有所增长,但是您又不具备在市场解决自己住房问题的能力。就把租金给您提高一点。通过经济的手段来调节,但是有一部分,明明不符合条件了,你还在那儿,这不行,该强制退出就强制退出。除了这些问题,前面我们发现还有浑水摸鱼了,我们还有一些纠错机制,通过这里面,也让一部分人逐步地、故意地违法违规的,要提高他的违规成本。
 
  [主持人]:你刚才提到公开保障房分配过程、分配结果的这些信息。我们了解到,住房城乡建设部去年、今年连续下发了住房保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您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情况吗?
 
  [张学勤]:其实我前面已经提到这个事了,把我们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分配、使用全过程的信息公开,是我们这几年着力做的一项工作。前面我也说了这样一句话,信息公开或者公开透明是很好的防腐剂,我们也确实这样做。去年我们部门已经启动了,而且今年国务院在确定今年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重点的时候,也把保障房的信息公开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我们这个信息公开,我刚才说了,全过程,包括什么?首先,我们要求各地,年初的建设计划要公开。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县、一个市,今年假如计划新开工保障房多少套,比如我新开工10万套,而且要求公开10万套的构成,廉租房是三千套还是五千套,而且经济适用房是多少,年初计划要公开,要让全社会来监督,这是第一。第二,要公开的是整个建设进度,到一定阶段,甚至每个月,进展情况怎么样。当然东北黑龙江前四个月、前五个月可能不行,还没有进入施工期,但是进入施工期,要按季度,甚至按月份,这里面要公开每个月的进度情况,接受社会的监督。我刚才前面已经跟你提到过,我们甚至在项目上,我们每个项目,这个项目包括你的开工时间、竣工时间,包括你各种保障房,你要建多少套,都要公开出来。包括所有的购房主体要公开,我们要求分配的过程,分配的过程是什么呢?比如我们一个城市,这次假如一千套房子要分配,要把一千套房源公开,包括你的面积、户型。在分配的过程中,我们要公开分配的房源和分配的对象,接受社会的监督,必须公开。而且我们要求尤其是地方的管理部门,我们要求你的操作程序、办事程序,比如我们去一个大厅提申请,您得告诉我这个申请都有什么条件、什么要件,我办事的基本程序是什么,不能我今天去了一趟,您告我一句话,明天我再去一趟,不行,一次性地尽量告知大家。我们这是全过程的一种公平公示。
  [主持人]:前一段时间媒体有报道,有些建成的保障性住房小区由于位置偏远,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居住生活不方便,影响了群众申请的积极性。请问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您又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解决呢?
 
  [张学勤]:你说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在工作检查过程中也发现,在网上的问题我们也观察到了。这个问题是这样的,首先从保障房的建设上,我们国家总的要求,第一条,我们提倡在普通商品房里面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为什么这样做?因为我们一般认为,可能商品房的位置相对会比较好,周围的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可能会比较完善,把保障房跟普通商品房配建在一起,让新居住到里面的老百姓能够享受比较好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比如教育、医疗。第二,我们提倡配建有一个原因,希望我们在一个社区里面,不同收入阶层、不同文化背景,大家有一种互相去融合的过程,因为任何一个社区,不管什么阶段,一个社区里面需要的工作岗位不一样,比如一个社区里面,可能有一些需要社区里面提供餐馆服务,提供家政服务的,还有开小卖部的,社区里面各种职业岗位的要求不一样,也便于一些中低家庭的就业。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一些地方土地困难、资金困难的问题。我们从总体上来讲,我们首先是提倡在普通商品房配建的保证,甚至我们提倡在保障性住房里面配建一些公共设施、商业性用房。一个社区的保障性用房,住着成千上万人,得有菜市场、小卖部等等各个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第二个要求,我们如果是集中新建的保障性住房,我们优先选择建设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客观来讲,中低收入群体,因为他对公共交通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对中低收入者,对公交和地铁的要求高,我们一般要求首先是交通便利,周围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会服务设施比较完备,比如教育医疗,总体要求是这样的,在这样的区域建设。第三,如果现在实在选不出这样的地了,你新建,我们要求住房的建设与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要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但是我刚才讲的是总体的要求。客观的讲,各地在这个问题上,也花了很大的气力,比如大城市,像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特别大的城市,一般尽量选择在地铁沿线,选择公共服务比较好的地方。但是,咱们也实事求是地讲,对于特别大的城市里面,城区的土地非常的稀缺,甚至没了,比如北京市要建一个大型的保障示范工程,可能就没有土地了。如果确实没有地的话,位置就选得相对远一点。我们还要考虑,随着这几年的拆迁成本的提高,我们也不能说,确实有些地方有成本的考虑,在相对位置比较远的位置,可能成本低一点,有这方面的考虑,建得相对比较偏。
 
  [张学勤]:现在这个问题在逐步的解决,为什么我说逐步解决呢?因为咱们这里面有一个客观情况,从住房建成到整个基础设施的配套,它实际上有一个时间差。因为基本建设的程序非常长,房子要两三年要建成,配套了,可能在房子竣工半年、一年以后,配套的公共设施才能完善,即使商品房也有这个问题。而且实际上一个社区的成熟,它不仅仅是基础设施,还有服务的一些东西,比如一个社区,可能就是商品房社区,建了三年了,那个地方可能没有饭馆,可能没有小型储蓄所,也没有小餐馆,可能随着社区的成熟,慢慢这些配套服务设施就完善了,可能这个时候就相对好一些。
 
  [主持人]:像您说的,保障房建设只是第一步,后续管理关系长远,困难群众住进保障房小区之后,这些小区的管理和服务是怎么提供的?能确保满足这些群众的需要吗?
 
  [张学勤]:我刚才说了,走到现在这个阶段,保障性住房已经进入到了建管并重的阶段,而且我们是这么看三分建、七分管,我们确实对这个管的问题很关注。后期的管理,我们大概有这么几个考虑。第一个考虑,大家住到保障房里面,首先要给居住的中低收入家庭营造一个家的氛围,使住在保障房里面的家庭和居民能够产生一个认同感、归属感甚至责任感。我住在政府建的保障房小区里面,我觉得我住得挺舒心,我不比别人差,这是政府应该给我提供的公共服务。住在这样的保障房小区里面,我也希望大家有一定的责任感,这就是我的家园。比如我们都住在一起了,我们要共同地爱惜我们这个环境、爱护我们这个家园。这个时候,我们要提倡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我们更提倡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自己的家园,自己爱惜、自己管理,我觉得就更放心。同时,可能通过这种管理,也能够给我们中低收入家庭一部分人提供一些就业岗位和适当的收入,甚至可能也能够降低这个社区管理的一些费用,我们提倡这个。第二,对这样的社区管理,我们提倡社会化的管理。我们不太赞成,我们现在建这个房子,又恢复到计划经济房管所的体制。我们提倡市场化的物业企业可以来管,通过政府采购这种服务来进行社会化的管理。第三,后期管理,就是您说的另外一个问题。对于一般的居住家庭,大家居住在一个保障房小区里面,大家住的实际上不仅仅是房子,它要解决是安居乐业的问题。那就是住进这个房子,房子是好,我出去买东西买不着,我上学没地方去,出门没有交通,这个不可以,我们特别强调公共服务和基础服务。比如对一般保障房小区里面,客观来讲,中低收入家庭比较集中,可能有一部分就业能力相对弱的,比如说在社区服务这块,我们要提倡在这样的社区里面能够提供就业的培训和服务,已经有些地方在做,比如在青岛、厦门、成都等一些地方,他们推行的“三进”,就是社区服务进保障房的社区,就是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类似这样的社区;还有社会基层组织,各种社会组织要进来,包括养老的机构、康复机构,很多社会服务的机构;还有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都进入了,我们力图不仅仅把房子能管好,而且要把社区能管好。我说的管,对老百姓来讲,对居民来讲,更多是一种社会服务。当然,我前面一直在强调,大家应该有认同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小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一定需要全体居民共同努力,大家才能够有安居乐业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主持人]:从今年以来,欧债危机继续恶化,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高度融合,也出现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增幅下降的情况。这些外部环境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应对?
 
  [张学勤]:我刚才前面提到一个概念,我说今年在建的保障性住房的规模是1700万套左右,比去年在建规模要大,而且这个规模是创了历史之最。既然这么大的在建规模,确实今年的资金需求量也比较大。资金需求量比较大,但是客观的讲,整个第二季度总体,我们国家经济增幅放缓,有一部分地方的财政收入下行的压力也比较大。保障性住房一定程度确实是公共服务,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对地方确实也面临一些资金压力。实际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央也出台了好多政策,做了很大的努力。地方也结合地方实际,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有这么几方面的工作:第一,中央对地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补助资金力度比去年大。今年的钱比去年总盘子大,今年中央到目前为止已经下拨的,地方的补助资金超过1600多亿。同时,我刚才说了相对去年的新增量来讲,今年的新增量没有那么大,中央补助的力度加大了。第二,中央给地方支持的时候,金融的支持政策上,应该说是进一步加大力度,包括允许地方融资平台或者搞保障房的社会化的企业发行保障房建设债券。今年大概1-5月份,国家发改委已经审批了500多亿了,商业银行也积极支持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上半年银行已经发放保障性住房贷款大概是2000亿元左右,开行一家是500多亿,就是说金融的支持也比较大。除此之外,地方今年把地方对中央发行的国债,有相当一大笔都向保障性住房建设进行倾斜,这块对地方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同时,我们在既有渠道的基础上,前一段时间,我们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几个部门联合出台了一个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房建设的一个办法,鼓励民营资本积极地参与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来,这样的话,把民间资本引进来,对地方的资金压力有比较好的缓解。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张司长在百忙之中抽空来人民网与各位人民网网友会面,也跟我们讲了很多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城镇管理的一些举措和带来的效果。我也祝愿在张司长的引导下,符合保障对象条件的家庭能够早日住上廉租住房,也希望各位网友朋友们继续关注全国纠风工作系列访谈节目,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豫ICP备10204745号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www.zysdw.com.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5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