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日报中原视点编辑部主办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人员查询
中原视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原视点网 >> 消费 >> 汽车 >> 正文

万钢:纯电驱动的转型是战略发展的机遇

2012-9-3 15:00:54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201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于8月31日开幕,700余位国内外汽车行业嘉宾将汇聚一堂,围绕年度主题“经济转型与汽车产业变革”,探讨汽车行业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发展课题。以下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的发言。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

  万钢:尊敬的何光院部长,尊敬的王治平副市长,苏波副部长,各位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年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也很高兴在这里再次见到我非常熟悉、非常尊敬的老领导、老朋友、老同事。

  我们今天相聚在这里,在新的形势下共同回顾我国汽车发展的历程,共同思考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科技进步的未来,共同展望中国汽车发展的美好未来。

  首先,我向为我国汽车行业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几代中国汽车人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国的汽车产销规模以居世界第一,改革开放和创新促成了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在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逐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题,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了以整车企业为主导,引领零部件企业发展,带动基础建设,共同发展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拉动内需、改善出口结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面对全球能源紧缺、环境保护、人口健康、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制定和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的规划,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先后在国民经济和民生事业的重点领域启动了一批重大科研专项,开启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先例。

  我们回顾10多年前,也就是进入2011年那个时候,我们的汽车才刚刚进入家庭。借鉴国外汽车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为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保护大气环境,推进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国务院决定组织实施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和以后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调动全国的资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确定了重要的基础。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战略转移,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部署和创新实践。

  记得电动汽车科技创新实施的初期,充分考虑到我国当时汽车产业的基础薄弱,整体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研发投入有限等现状,为攻克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我们采用了过渡与转型、基础与应用、部件与系统、研发与市场并行互动的总体策略,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论证,我记得当时我们老领导何光远同志都参加了论证会,我们科学提出了以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三类整车平台。为了加快电动技术成果的转化,适时提出了研发和市场考核相结合,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共同建立了有效的应对策略,全面开展了产品进入市场的可靠性、安全性等能能集中考核,提高了产品的认知度和社会的认知度,培育了电动汽车商业化应用环境,探索了新的商业化运行模式。

  经过两个五年规划的有组织、大规模、高强度的持续研发和综合示范,我们基本掌握了电动汽车整车动力系统平台,以及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基本建立了电动汽车三纵三横和三大基础平台构成的举重式的基础创新体系,乘用动力电池的研发与规模化生产能力居世界前列,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集群的效应,确定了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探索了分工合理,利益均衡的电动汽车价值链。

  我们的政府各部门联动,颁布了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市场培育的政策法规,建立了能够基本满足于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的标准体系,搭建了若干电动汽车整车动力平台、电池、电机等检测的平台,探索了适合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应用的商业模式,构建了中美、中德、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示范的合作平台,确立了中德新能源汽车战略伙伴关系,倡议并率先启动了电动汽车国际综合示范计划。

  据最新的统计,全国25个试点城市的公共交通领域内,累计投入示范运行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超过了19000辆,运行总里程超过了4.7亿公里。

  在这里,我特别要感谢总体专家组、各部委、各试点城市管理部门,以及我们广大的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同志们,他们不仅精心策划、努力推动现场实施示范运行工作,而且即使在一些涉及到新能源汽车的交通事故当中,专家们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助主管部门现场考察、分析原因,进行数字仿真模拟,提供理论验证服务,并及时把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生产企业、研发单位,他们有力地支撑和保障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产业化和示范运行,在此,我们对全体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向我们的总体组的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女士们,先生们,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全球经济低迷,正在艰难地恢复,但与此同时,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科技创新正在有力推动着产业变革,就像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一样,经济转型与汽车产业的变革。

  前不久,刚刚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地指出要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我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同时,部署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各项总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上个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划,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相关部门联动配合,先后公布了“十二五”期间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技术标准、能源设施、财税支持等规划和政策,共同形成了合力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新态势。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未来几年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攻坚期。电动汽车的社会化前景光明,但也是道路曲折。我国的汽车产业转型,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我们的整车、电池、电机、能源、材料、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在开放合作的环境当中,共同努力应对挑战。

  刚才我抓紧时间翻阅了一下今天发表的论文,我觉得我们这是一个开放的一个全球高水平的大会,这些论文提的观点,我虽然简单看了一下,回去还要认真研究,我觉得这是大家的共同努力。

  在新能源发展的方面,我想以下五个方面需要我们共同关注:

  第一,坚持正确的技术路线,加强新能源汽车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记得是前年下半年的时候就开始了,我们总体专家组和广大企业人员调研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研究产业化和示范的现状,以及国际发展趋势,提出了主要以电机来纯电驱动的战略取向,明确了以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及检测、标准、示范三大技术平台所形成的新的三纵三横的技术路线。经过科技界、产业界半年多的研究和论证,这条技术路线被全行业普遍认可,纯电驱动发展战略被国务院颁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确定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十多年时间告诉我们,正确地选择技术路线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今后实践当中,我们还要继续坚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过渡与转型并行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总体原则。

  第二,建立和完善电动汽车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推进的深度结合,协调发展的取向。

  为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的精神,在电动汽车科技创新过程中,更加明确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决策,研发投入和科研组织,以及成果转化的应用主体。同时要加强协调创新,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基础研究、前沿探索、共性技术研发中的重要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对于汽车产业来说,纯电驱动的转型是战略发展的机遇,我们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电池、电机、电控和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融合了电力、电子、电化学、材料学等大量新的知识。带动了部件、系统和制造技术的创新,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基础设施等将更新和延长我们的产业链。创新的发展、生产的组织、运行的模式,以至于汽车产业的结构,都会发生重要的变化。

  我们要以更宽阔的胸怀支持和吸纳那些从事新兴技术研发生产的后来者。纵观历史,在产业变革的时期,后来者中,不乏引领潮流的创新者,我们要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同等条件下的有序竞争,后来居上。

  第三,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加大科技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服务的能力。

  新能源汽车涉及众多新学科、新技术、新部件,实验测试的需求十分旺盛,相关高校研究机构和有条件的企业都要加强科学仪器、检测设备、实验平台的开放共享。国家要支持技术优势单位和技术转移和研发服务的能力建设。我们要主动培育和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要支持并建立技术创新成果供需对接、信息交流的沟通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大型仪器设备、科学数据和文献资料,以及国家财政经费支持的科研活动所获得的信息资料都应该向企业、向社会开放,积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服务。

  在这里,我也要祝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新址的落成,多年以来,他们为全行业的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检测服务创新做了大量的贡献,我们祝贺他们新址的建成,并且,更希望他们能够为我们全行业的技术进步,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要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综合应用示范,创新新兴商业模式,加快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我国新能源汽车仍然处于产业化的初级阶段,仍然需要国家政策的有力和持续的支持。我们将遵循公交优先的原则,继续扎实推进和扩大公共领域中新能源汽车商业化的示范。总结和立足当前技术进展和商业运行的经验,我们在推动大客车的同时,还要更加注意出租租界车、城市物流车等领域,拓展以小型电动汽车为代表的商业化的示范。规划并建设与车辆示范运行相适应的能源基础设施,在示范运行中不断地、因地制宜地探索和创新商业运行模式。

  在私人用车领域的示范运营中,许多城市出台了鼓励政策,一些企业扎实地开展了规模化销售合服务试点工作,在示范运营中积累了经验,提高了产品质量,推进了产品研发的过程。例如,江淮汽车公司,他们对他们近两年销售的2400多辆纯电动汽车进行了全方位、连续跟踪调查和服务,逐步摸清了用户的消费习惯,改善了服务模式,完善了整车、电池和电机系统,提高了可靠性和耐久性,也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十分关注他们的统计资料,可以说使我们对其它城市当中私人用车的推广也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我们还要着眼未来发展,我们还要在有条件的区域和行业领域当中继续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小规模示范运营考核。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商业化示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用户体验和性能考核,更重要的是探索商业模式和构建能源供应体系,通过用户服务和质量跟踪,整车企业可以不断地完善服务质量,提高差别的水平。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正是在客户需求、商业模式、产品完善、政策优化的不断磨合当中不断推进。

  第五,继续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国际合作,来提高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

  抓住全球创新资源加快流动和重组的机遇,加强在电动汽车的基础科学、关键技术、示范运营、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与交流,继续深化和提升中美、中德电动汽车合作的水平,积极推动在政策、机制、标准、测试、数据分析、效果评估等支撑环节当中的深层次的政府之间的合作。

  女士们,先生们,多年来的研发,产业化和商业化的示范运行经验告诉我们,电动汽车的发展,除了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商业模式、政策扶持以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和支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要多做科学普及,我们的企业要多做解疑释惑,我们的媒体要深度宣传,我相信,通过社会各界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我们预定的目标!

  随着“十二五”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以及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的攻坚战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让我们携起手来把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一项紧迫的任务,立足国情,面向市场,重点突破,协同创新,开放合作、协调发展,着力提升新能源汽车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商业化水平,推动汽车产业优化升级,为保障告诉的能源安全,保护我们生存的大气环境而共同努力。

  最后,感谢论坛组织者的辛勤努力,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豫ICP备10204745号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www.zysdw.com.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5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