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日报中原视点编辑部主办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人员查询
中原视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原视点网 >> 焦点 >> 视点访谈 >> 正文

严书翰谈从十八大报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012-11-19 15:01:12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中央党校教授严书翰做客强国论坛

  【严书翰】:网友们好,很高兴再次和大家见面。记得上一次是在这儿谈学习胡锦涛同志7月23日重要讲话,今天主要是围绕党的十八大,就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谈谈自己学习的体会,并和网友们交流。

  理论创新基础之上推动指导思想前进

  [网友喜天]:请谈谈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另外在理论创新方面有些什么样的突出贡献和亮点?

  【严书翰】:这也是很多党员干部关心的问题。就我们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刚刚闭幕,今天中午我们新一届的中央领导机构、七位政治局常委和大家见面,标志着十八大刚刚结束。深入学习十八大文件精神有个过程,所以说老实话,我还来不及梳理报告中到底有多少个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但是我可以回答这位叫喜天的网友,可以很肯定的回答,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又一次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这是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所以我今天就这一点来讲,为什么党的与时俱进是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因为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是在一系列理论创新基础上实现的。所以这一点,只要简要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就可以证明我刚才讲的观点。

  现在网友越来越年轻,所以我觉得严老师在平时讲课中也是非常注意联系历史,包括干部的年龄也越来越轻,跟他们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可能会比较熟悉,再往前,比如文化大革命就不知道了,更往前,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怎么艰苦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们更不懂,所以,我在这里跟大家回顾一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主义时期,在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非常及时地转入社会主义革命,而且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我们可以这样讲:毛泽东思想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跟马克思、恩格斯讲的社会主义还有区别,因为马克思、恩格斯讲的社会主义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爆发的,我们中国是农业大国,所以我们搞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所以,毛泽东思想还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且无产阶级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怎么建设我们共产党的问题,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书本中没有的。因为在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所处的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工人阶级占多数,我们中国工人阶级占少数。所以,毛泽东等历代领导人,它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还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作了前瞻性的探讨。所以同志们,我们党在西柏坡的时候,新中国还没有建立,但是在西柏坡开会,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开始讨论我们进城以后怎样搞建设。所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中国共产党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也是一种与时俱进。这个对比是跟我们在这之前,在中共七大之前,我们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以相比原来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来比的话,毛泽东思想就是一种与时俱进。这是第一阶段,我就讲完了。

  第二阶段,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小平非常的重视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又研究了当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在推动改革开放实践当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邓小平开辟的。所以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围绕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这十个方面形成相互联系的新思想新观点,比如与毛泽东思想相比,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是回答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对比一下,我们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刚才讲到在四个方面理论创新的基础上而实现的。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当时的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我们这一代网民对十几年二十年前都比较熟悉了,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也是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在这里跟网友交流一下,因为这一段时期,很多网民都比较熟悉,包括我们今天,我们已经形成共识的很多观点,在当时,党内党外争论很激烈,比如最近是私营企业主能不能入党,现在我们认为符合党员条件可以,当初争论非常的激烈,有得人提得很尖锐,私营企业主就是新型资产阶级,它是我们共产党的掘墓人。另外,在第三代领导集体下,确实实现了很多理论上的创新,比如我们怎样看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现在大家觉得很正常,比如我们现在是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因为在此之前,人民对非劳动收入是嗤之以鼻的。比如股票、彩票、期货这些都是非劳动收入,大家都是嗤之以鼻的,是和剥削联系在一起。江泽民同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创新,在这一系列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又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下面是2002年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先后提出了以下七个方面的理论,而且七个方面的理论都实现了创新,比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科学发展观。当初就是讲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党的十八大就是在这一系列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跟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刚才我通过简要的回顾,90多年来,我们这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几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行一系列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把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地推向前进。

  十年成就历风雨 科学发展紧相系 

  [网友一天一地一广仔]:请问严教授,你怎么评价过去的这十年与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严书翰】:这个网友提得很好,我们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能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不是人为的,它是在推动实践基础上实现的理论创新。我们说白一点,这十年来,我们国家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这种成就的取得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这十年来,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大家都比较熟悉。可以说,叫做大事多、喜事多、难事多。大事的话,十年当中,我们开了两次党代会,举办了奥运会,举办了世博会,举办了亚运会,这是大事了。喜事也很多,中国共产党90周年,共和国成立60周年。难事也是非常多的,比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三天之内我们9万同胞就离我们而去,接着后来又是玉树、舟曲泥石流灾害等等。刚才讲喜事、好事、难事多。 2008年,这是对我们党和国家,从历史上来讲,这是非常难忘的一年,一个汶川地震,还有的话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我们造成的冲击是相当大。今天的阴影还没有过去。所以,在我们党和政府办好大事、办成喜事、办妥难事的过程中,刚才讲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指导作用就显得越来越清楚。我们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完全跟这十年来我们经历的风风雨雨和所取得的成就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网友杨再昌]:严教授,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怎样的成熟与智慧?

  【严书翰】: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因为在我们党的十八大之前,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是四位一体,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因为这次网民们关于这一点提了很多,我想跟他们回顾一下从毛泽东时代到现在,就是说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刚才这位网友提到,它确实体现了执政党的智慧和执政能力,为什么?它的总体布局,它实际上是根据我们党的发展战略所作出的安排,所作出的一种发展的安排。应该说,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提到毛主席,毛泽东没有提总体布局,但是他为我们奠定一个思想基础,他提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当然他的目标,当初定得高了一点,认为到20世纪末,我们已经过去12年了,认为到20世纪末,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就会实现,后来我们思考了目标,我们就把它降低了一点,根据中国实际情况。第二,毛泽东就提出,要重视、认识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这个话在1961年就提出来了。所以,我们今天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实际上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的一个认识,就是说你要把现代化往前推进,经济是基础,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只抓经济,那是不够的。总体布局形成,是在邓小平时期,因为邓小平有这个条件,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在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后,不仅马上就意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它是由各个方面任务组成的,各个任务之间都有一种彼此联系,所以要注意综合平衡,邓小平提出要注意综合平衡。所以,在邓小平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在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就是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是三位一体,这三位一体,严老师还比较清楚,就是一个中心、三个坚定不移。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个坚定不移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就是1986年形成的三位一体的布局。这三位一体的布局,一直延续到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我们党提出要提高我们党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2005年我们党正式把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变为四位一体。到了2007年,我们党的十七大,经过这几年,就是说我们由于重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过程中,我们就感觉到,我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很紧张。我们人类长期以来,都是向自然界索取,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某一段的发展还是粗放的,那个时候我们感觉到必须要越来越重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经济发展与人口、生态、资源等方面的关系。

  但是,这时候我们党的十七大已经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并不是这一次才提出来的,五年前就已经在十七大当中提出来了。但是,我们那时候认为的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把它包含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当中。经过这五年的实践,我们感觉到应该把生态文明建设单列出来,所以我们在党的十八大,一共十二部分,专门用一个部分论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是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我认为是没有的,这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所以,刚才讲由于党的十八大刚结束,严老师也还没有来得及梳理,但是我心里感到,首先最重大的理论创新,就是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比如刚才讲到生态文明建设,这无疑也是一种创新。所以,这位网友还是提得挺好的。

  [网友孙亚非]:严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总体布局,在18大报告中“呼之欲出”,体现具体?

  【严书翰】:这个网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十八大报告中“呼之欲出”,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确实是党的十八大首先提出来的,大家对它可能不是很熟悉。所以,实际上已经不是呼之欲出了,已经是从党代会报告的角度就肯定了今后推进我们的事业发展,要按照五位一体的布局来推进。比如这次十八大报告的第三部分,在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它就是从五个方面来部署的。十六大、十七大都是从四个方面来部署。总体布局是非常重要,它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来安排我们的建设和布局。刚才讲到从我们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就按照总体布局来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来推进,不叫呼之欲出,是已经确定下来了。党代会的报告是最有影响的党的文件。我多次和西方学者、西方记者说过,你们要读懂中国,首先要读懂中共党代会的报告。以后我们的全会,每一个全会都要具体落实党代会提出的要求,政府更是需要贯彻落实要求,解决今后是怎么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解决怎样贯彻五位一体的布局的问题。刚才讲到这位网友很关注五位一体布局,五位一体的布局,主要是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讲到五位一体,具体讲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高扬一面旗帜,坚持一条道路

  [网友一天一地一广仔]:请问严教授,十八大宣示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那今后十年的总体布局将会如何呈现?你怎么看政治体制改革?

  【严书翰】:在十六大和十七大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基础上,我们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未来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家一定要注意“建成”,建成和建设一字之差,但意义不一样。对今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这五个方面的要求就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来安排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当中,很正常,党内、党外、国内国外都很关注,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是用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来表述,这是网友们非常关心的。我个人认为,党的十八大这一部分,关于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这部分,还是很有新意的。在党的十八大第五部分,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全面把握第五部分的要点,然后我再谈一点,仅仅谈一点的亮点,可能网友就比较清楚了。

  要把握这个要点,有几个:第一,我们要高扬一面旗帜,这就是人民民主的旗帜。我们在党代会报告,在宪法当中,都讲到人民民主是我们始终要高扬一面旗帜。第二,坚持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指我们党,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这是一面旗帜、一条道路。第三是我们要贯彻两个必须。第一个必须就是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第二个必须,就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两个必须。同时,还有做到三个更加,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进取的人民民主,很关键的一个就是要突出一个重点,重点是什么?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因为既然是制度建设,我们肯定要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成果。但是,我们也不照搬西方模式。

  我给大家介绍的亮点,可能很多网民不太知道,因为我们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政治体制改革第五部分,讲到了七个方面的任务,在这七个方面的任务当中,我认为还是很有亮点的,今天时间有限,我就讲一点,就讲它第二个任务。第二个任务,可能很多网友不像严老师这样有过专门的研究,叫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我认为这是我们党代会报告里面的亮点。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知道,因为大家可能对协商民主,对人民政协的组织都比较熟悉。但是,我们讲,协商对话制度和人民政协,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是对十八大报告,它是用“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我为什么对这个提法很欣赏呢?因为它实际上把这个制度摆在基本政治制度的层面,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它是有三个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是根本的政治制度,比如说人民代表大会,这是根本制度。下来就是基本政治制度,我们原来讲的基本政治制度,大家都知道讲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但是,这次党代会报告当中,把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也作为我们基本政治制度,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在党代会报告当中确认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选举民主,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第二种讲到协商民主,就是十八大报告讲的协商民主。当然,对协商民主这个提法,大家也并不陌生。我们中共中央在2006年曾经通过一份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建设的文件,在这个文件当中,在党的文件当中明确了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基本形式。所以,刚才讲到认识中央专门文件,中央的文件和党代会的报告还是有区别的。我们这次是在党代会报告当中就确认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也是我们基本的政治制度。这就是很重要的一个亮点。

  所以,今后我们围绕着这个目标,搞改革,搞健全和完善,这就是政治体制改革。另外讲到协商民主在我们中国还是有它很肥沃的土壤,早在民主革命时期,特别是在延安时期,我们搞了三三制,所谓的三三制,在班子组成当中,三分之一是共产党,三分之一是非共产党,三分之一是民主人士。但是今天我仍然很欣赏,这就是我想说的亮点。今天时间有限,如果网民感兴趣的话,第五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也是政治体制改革很重要的内容。所以说,大家好好把握第五部分,我觉得还是很有新意的。

全景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网友呼风唤雨的小周]: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形成和推进的论述,有什么样的新意?

[严书翰]:我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历史的回顾,现在的网民,现在的干部越来越年轻,我是非常注意讲课当中联系历史、回顾历史的。我们通常说,我们学者之间说过,我们要据史立论无、论从史出,只有这样的理论观点,才能说服人。所以,毛泽东也说过,这句话很经典:不从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下手,规律是说不清楚的。

  第一阶段(1956年至1966年),这是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辛探索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我们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社会主义建设成绩,当然也出现了失误,甚至出现挫折。这次党的十八大报告讲到,毛泽东这一阶段的探索,为我们今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这是十八大报告,我认为这段话很重要。它把第一阶段的探索和我们后面三段的关系就讲得非常的到位,也是符合历史事实。毛泽东在第一阶段的探索,为我们后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当然,这个经验也包括正面的,也包括反面的。毛泽东当年提出很多理论的观点,比如刚才讲到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等,物质基础更是了。我们稍微年长一些人都知道,毛泽东给我们打下很重要的物质基础,比如我们工业化的基础,国民经济的基础。我们两弹一星,就是在那个时候研制的。

  第二阶段(1978年至1992年)这是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阶段。邓小平在这个阶段领导党和人民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邓小平明确提出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邓小平在1982年的十二大会议上第一次提出来的,从此以后,我们党的文件都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什么说是邓小平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呢?这涉及到如何认识“文化大革命”这个重要问题。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我们必须坚持《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我们只能在这个《决议》的基础上前进,而不能倒退。这个《决议》告诉我们,文化大革命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严重曲折,所以我们党只有在结束“文化大革命”,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基础上,才能重新开辟和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当初我们走入歧途,邓小平这一段用开创是非常贴切准确的。因为它必须要在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基础上才能重新开创正确的道路。

  第三阶段(1989年至2002年),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邓小平理论,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挫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这是十六大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阶段。十六大以来,我们进入了新世纪新阶段。十六大以来的中央领导集体,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推进了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的观点,前面我总结了七个方面,这也是十八大总结的七个方面。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次我们党代会报告总题目就是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党的理论发展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网友佛前一灯]:十八大胜利闭幕了。面向未来,继续发扬党的理论创新优势,任重而道远。具体的着力点在哪里?如何对党的理论进行开拓创新,同时又让它具有思想的延续性?

  【严书翰】:这个问题也提得很好。我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发展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因为有很多网友关注我们的理论能不能有连续性,这个“脉”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或者叫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我们从党的十三大开始,我们每次党代会报告的总题目当中,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八个字。刚才讲,这就是我们的“脉”。这个“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和实践的一条主线,围绕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我们提出一系列创新的思想、创新观点、创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三大理论成果。所以这就很明显体现了一脉相承、与时俱进。至于说到今后理论发展的着力点,我觉得还是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上下功夫。这16个字实际上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因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应该是永无止境。最后,还是用党的十八大报告当中的激动人心的语言来跟大家共鸣。我们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这既是十八大以后,我们所应具有的精神状态,又是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我们国家有发展动力的源泉。我们要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解读“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网友老豆腐]:十八大报告中有一句话引起了外界的一些广泛关注,这句话是这样表述的,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段话具有什么样的背景?能否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内涵?

  【严书翰】:这段话实际上是四年前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就讲过的。十八大报告重申这段话是有针对性的。是针对国内国外一些错误思潮和观点的。我先说说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别以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已经过了二十多年,好像就风平浪静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是取得很大成就,综合国力是在不断增强。但是,从世界范围看,力量对比还是“西强我弱”。所以十八大报告讲“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一点我们一走出国门就有感受了。

  我再说说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在肯定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从来不盲目乐观而且一贯倡导要有忧患意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几乎每次党代会报告和每次全会文件都讲到我们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十八大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和十年基本经验时又讲了我们还存在五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可谓言者谆谆。但是我们队伍有一些人形成了奇怪的思维定势。一讲到我们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时,马上就主张回到计划经济时代,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其实这些不可能的。中国革命胜利后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建设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主张走邪路和老路,都只能是死路一条。我们一定要深刻把握十八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网友一切随便]:毛泽东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发展的关系,这是国内外非常关注的话题。请您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角度,为我们进一步阐释一下十八大报告中关于这两者之间关系的论述。

  【严书翰】: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论如何都必须讲毛泽东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以及这段探索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发展的关系。十八大报告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吸收了全党的集体智慧和我国理论界研究成果,确实有创新之处。我认为十八大报告对这两者关系的论述非常到位,非常有说服力。充分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我们要把握十八大报告这两个判断: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毛泽东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成果,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把握了这两个判断,也就正确把握了毛泽东的艰辛探索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关系。正都把握了这两个判断,就能有力回击了西方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对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诋毁。也能消除了党内党外一些同志的顾虑。

今后应从规律角度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网友心泊天下]:现在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认识已经很丰富了。今后应该从哪些方面深化和拓展对中国道路的研究?

  【严书翰】:确实十八大后有个如深化和拓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这个问题。我是从事理论工作的。对此我谈一点想法供大家参考。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所以今后我们应从规律的高度来深化和拓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曾提出要这样研究中国战争问题:首先要研究战争规律,而后研究革命战争规律,然后再研究中国革命战争规律。我认为今后研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要研究这3个层面的规律性问题:一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包括要研究现有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道路),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道路,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道路。从哲学方法论上看,这是要解决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我国理论界经过近几年研究,已经形成了对以下9条具体道路的研究成果:1、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2、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3、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4、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6、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7、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其实上述这9条具体道路在党的文献中都出现过。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研究和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使用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我们应在今后的研究中发扬光大这个话语体系。当然,我们发扬光大自己话语体系,并不是笼统排斥也不是照搬西方话语体系。比如,西方话语体系中的“中国模式”,至多相当于我们讲的某一条具体道路,难以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道路的丰富内涵。

  【严书翰】:希望这次不是最后一次跟大家交流,我想十八大以后,我会经常来到强国论坛,我很愿意用这么一个重要的平台跟网友们交流我学习的体会,这也是我作为党的理论工作者的一个责任。我们搞党的理论工作,不能关在象牙塔里,不能闭门造车,很需要跟网友们加强沟通和交流。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豫ICP备10204745号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www.zysdw.com.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5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