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日报中原视点编辑部主办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人员查询
中原视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原视点网 >> 焦点 >> 视点要闻 >> 正文

太原城变进行时 共筑美丽梦想

2013-5-14 17:50:51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胡斌 张磊

    省会太原城变,正如立夏以来的天气,不断升温。

    拆旧建新,是大片大片火热的情景。

    从3月26日,今年第一条封闭改造的千峰北路算起,包括并州路、府东街、府西街、南中环、西中环等主干道在内,太原目前已有十条道路封闭施工。

    城市正成为个大工地,到处可见挖掘机的“长臂”腾挪,一处处临建、违建不停倒下,一个个商户打出了拆迁甩卖的招牌。多个路口,是太原市政府道路封闭施工的公告。与之相伴的是道路长时间的大面积拥堵,对于太过平面化的城市道路交通,更是雪上加霜。

    太原迎来近十年来最拥堵的时期。

    因为修路,市民的出行不便;因为修路,被拆迁的商户对损失心疼不已;因为修路,沿线单位也算着各自的小九九;因为修路,这个城市拥堵不堪。

    拆、建、堵,这三个字瞬间触动了太原市民的神经,也瞬间点燃了市民对这个城市的关注,点燃了市民对这个城市的梦想,点燃了对这个城市新的憧憬。

    十条道路的改造只是开始,后续的道路改造工程还将不断。这是太原对平面交通的修正。

    快速化环路是今年城市道路建设的最大亮点。十条道路之后,开工建设东中环、北中环,最终与南、西中环,形成总长约47公里的环状快速交通体系。

    而立体化交通是道路改造的方向。南中环今年建三个高架桥;建立网状干道体系,实现府东街、胜利街等城市主干道与中环、外环的全互通连接;逐步对主干道进行平面立体化改造,畅通主干微循环。

    完善快速公交系统、扩大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覆盖面、启动轨道建设,加快构建快速交通体系。

    今天的拥堵,都是为了明天的快速。

    这一切,是这个城市追求的“速度”。

    而道路改造也只是这个城市巨变的开始。

    随着“南移西进,北展东扩”的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围绕塑造“唐风晋韵•锦绣龙城•清凉胜境”形象,按照建设新城、疏解老城、保护古城的思路,太原未来的发展,正呈现出新的格局。

    向南,去年8月25日,山西联盛城市综合体在汾东新区奠基,写字楼、五星级大酒店、商业街等现代商业业态将集聚于此。汾东新区这一“太原浦东”与晋阳新区打开了城市的新空间。汾东新区、晋阳新区,今年将建设一批高端商务楼宇,重点引进跨国公司、国内百强企业在太原设立功能型总部,建设晋商、浙商、闽商、粤商、沪商等集团总部基地,加快汾酒、华润煤业等集团总部落地建设,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进一步做好太榆科技创新城的建设。

    向西,西山生态景观区;向东,东山人文科技生态区,向北,历史文化街区……按照国际一流标准规划建设。这些都是今年太原政府报告中提到的内容。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高水平规划是建设太原的根本前提。太原市委副书记、市长耿彦波说,各级政府必须以多留遗产、少留遗憾的历史眼光,宁受一时怨、不挨百年骂的责任和担当,坚持规划的百年尺度和审美高度。

    这一切,是这个城市追求的“高度”。

    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曾提出一个著名观点:“古今兼顾,新旧两利”。

    文化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龙城太原,必须有历史文化遗存的实物载体。

    今年太原市提出,“要大力推进以崇善寺、纯阳宫、文庙、国民师范、文瀛湖为中心的历史街区保护,建设以双塔寺为中心的大景区,推进晋祠大景区综合整治,启动明太原城保护复兴和晋阳古城大遗址保护工程,梦回龙城,再现历史辉煌。”

    太原作为闻名全国的传统工业城市,能源重化工基地已成为城市文化性格重要组成部分。今年要利用太化集团等工业遗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展示工业文明历史轨迹,打造工业文化特色旅游。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太原美术馆布展工作,年内向公众开放。

    这一切,是太原追求的“厚度”。

    让城市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加快拆迁安置房的安置,抓好21个城中村的整村拆除改造;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5000套,基本建成21330套;加快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实现雨污分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年内建成城南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垃圾发电厂,加快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的处理和综合循环利用,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加快气化太原步伐,实现民用天然气全覆盖。以治理雾霾天气为重点,开展PM2.5来源分析研究,整治扬尘和机动车排气污染。

    努力让太原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食品更安全,生活环境更美好,城市更美丽。

    这一切,是太原追求的“温度”。

    变化的时代,我们身处这个变化的城市,我们有理由对未来充满期待。

    习近平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们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今年太原“两会”期间,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曾这样阐述:“中国梦在太原,就是建成一流省会城市”。

    作为这个城市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问问,在追梦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能为这个城市做些什么?

    在拆建街道,我们看到城市管理者殚精竭虑,用双脚丈量城市的经纬;

    在施工现场,我们看到建设者挥洒汗水,用劳动改变城市的面貌;

    在街头巷尾,我们看到普通市民井然有序,用行动助力城市的蝶变。

    ……

    作为山西有责任、有担当的主流媒体,从今年3月26日太原展开大规模的城市道路建设开始,我们始终在关注太原,这个我们居住的城市的变化。但随着市民对太原修路、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的持续升温,我们觉得关注得还不够,不够深,不够广。所以从今天起,我们将推出历时半年的《关注太原城变》大型战役性报道,以常规动态报道,栏目、特刊的形式,全景展现记录太原的变化。

    我们将一路坚执,致敬决策者的一往无前。

    我们将满腔热忱,歌颂建设者的任劳任怨。

    我们将深入街巷,传递市民的所求和所愿。

    我们将感同身受,赞美市民的宽容和理解。

    记录,是我们的担当;致敬,是我们的责任;和这个城市共筑梦想,是我们的心之所愿、愿之所系。

    我们,在路上。

    我们,和你们在一起。

    ■ 本报编辑部

    太原城变进行时

    今天的太原,正在发生一场巨大的改变。部分原有的道路拆了,要改建;一些没有的道路,计划年内新建……出现这些变化后,本报记者曾在第一时间用文字、图片展示给读者不一样的龙城。在此,我们为您梳理了城变开始以来,太原发生的每一个城变新闻,以及即将发生的许多变化。

    “府东街封了,府西街封了,并州路封了,南中环封了,许坦西街封了,南内环西封了,太茅路封了,坞城路封了,还有哪封了?……体育路疯了,建设路疯了,旱西门疯了,太榆路疯了,学府街疯了,龙城大道疯了,开车的疯了,坐车的疯了,打车的疯了,还有谁疯了?……太原人疯了!!”当这样一段带有戏谑意味的调侃通过微博、微信被广泛传播时,太原的名气顿时被放大到一个新的高点。

    今年太原市计划新建改建27条道路,目前已有10条道路封闭施工。大规模的市政建设,目的是惠民,一幅太原城恢弘巨变、驶上“快车道”的画面已然埋于大家的心中。

    27条道路年内进行新建改建

    按计划,今年太原市共有27条道路进行新建和改建,其中16条新建道路、11条改建道路。

    16条新建道路:太行路(东中环)、南内环西延与西环高速连接、千峰北路北段打通、长治路南延、窊流路南段(西中环)、迎泽西大街西延、南沙河沿岸及双塔南巷路网建设、北中环街、北中环桥、南内环东延与东山高速连接、阳兴大道、正阳街、府东街东延与东环连接、化章街、人民路、十号线。

    11条改建道路:西太堡街、窊流路北段(西中环)、西渠路、南中环街、滨河东路节点立交互通、长治路、并州路、许坦西街、太茅路、府东西街、大运路。

    记者从市住建委和城乡管委了解到,目前各个工程的设计方案已基本敲定,只是在个别细节上还有待调整。相关人士表示,主要是一些道路节点的建设方案还在修改中,是选择高架桥,还是下穿,高架桥的高度是多少,下穿的坡度有多大,这些除了要根据基本施工规范要求,还取决于拆迁的最终结果。

    4条中环快速路成最大亮点

    在今年计划新修和改扩建的道路中,4条中环快速路无疑是最大的亮点。今年太原将建立起全省首条城市快速交通体系。目前,4条中环路的新建、改建工作已全面展开。

    北中环街西起西中环立交,东至太行路立交,全长约13.13公里,道路主线为双向八车道。该路西段通过互通立交与西中环连接,东段通过互通立交与东中环(太行路)连接。

    西中环路工程分为两部分。西中环北段北起北中环互通立交以南,南至南内环环互通以南。该段还将打通兴华街以北路段,实现与北中环的连接。西中环南段属于新建工程,起点位于太原煤气化仓库,终点位于化工路太化氯碱门口,主线全长5.547公里。

    东中环路,也就是太行路,位于太原城市中心区外围东部的东山地区,建设路和东山过境高速公路之间,西距建设路约1.7公里,东距东山过境高速公路约1.1公里,北起北中环街,南至南中环街,全长超过10公里。

    南中环街工程西起西环高速,东至东环高速,全长14.2公里。投资十余亿元的南中环街改造工程,包括原有路面的快速化改造和道路新建工程两部分。快速化改造主要通过拓宽路面(道路红线宽56—67.5米)以及修建高架桥来实现。

    引入高架、下穿、全互通式等立交方式

    当快速化越来越成为市民对于道路的基本要求时,如何实现备受关注。在今年新建改造的各项道路工程中,高架、下穿、全互通式等立交改造方式被引入。

    以并州路改造工程为例。施工单位将在并州北路南内环街口、并州南路长风街口分别架设两座上跨高架立交桥。这两座高架桥长约300米、宽约20米,最高点距地面约5米高。届时,这两座高架桥将形成双向6车道的快速行车通道。记者了解到,这两座高架桥建成后,将以南北走向上跨现有南内环街和长风街。届时,开车通过这两个路口时,将不受红绿灯影响。而桥下路面将设置慢速车道及人非共板路面,开车从桥下穿过即可达到左转及调头的目的。

    南中环街的改建也有相似特点。为将南中环建设成为省城南部的快速通道,道路上将依次设置3座高架桥,形成多座桥梁交叉互通,以避免信号灯对来往车辆的管制。3座高架桥中,一是在东干渠至军民路段架起2.1公里长的高架桥,横跨平阳路、长治路、体育路,高架桥上不设红绿灯;二是在与太榆路的交接处设太榆全互通立交;三是在与太行路的交接处设太行立交。此外,南中环道路还将在坞城路口实施下穿,打造400多米长的地下通道。

    汾河上将再添第9座大桥

    胜利桥、漪汾桥、迎泽大桥、祥云桥……因为一条穿城而过的汾河,桥,注定是太原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0年间,除了旧有桥梁先后完成改造,祥云桥、南中环桥等一座座造型精美的新桥飞架汾河东西两岸。从提供交通便利,到兼具实用和观赏性,一座座桥梁连接起太原市各主干道的同时,更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一张张漂亮的名片。

    今年,随着北中环街新建工程的启动,太原市区汾河段将再添一座大桥——北中环桥。建成后,它将成为第9座跨越汾河的桥梁。

    北中环桥梁工程由滨河西路立交、滨河东路立交和北中环桥三部分组成。该桥设计全长1300米,由西向东依次跨越滨河西路、汾河、滨河东路。滨河西路立交主线桥起点与西侧上跨规划路的桥梁相接,终点与上跨汾河的北中环桥相接。滨河东路立交主线桥起点与北中环桥相接,终点与上跨大同路的桥梁相接。两立交均设匝道,分别与滨河东西路实现互通。行人、非机动车等通过立交内的梯道上主线桥后通过北中环桥实现过河。

    滨河东路3个立交通道缓建

    根据原有计划,今年太原计划新建和改建道路27条。目前已经开工的有许坦西街、府东街、府西街,并州路、南中环街、太茅路等10条道路封闭施工。省城汾河以东地区十纵十横主干道就有4条横向主干道、3条纵向主干道交通中断。“根据交警部门流量测算,全市道路改造工程全面开工后,市区将陷入长时间、大面积拥堵。考虑到这一因素,今年原计划开工的滨河东路与双塔西街、亲贤街、学府街交界处3个交通道建设,以及长治路改造,暂时缓建。”相关人士表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今年上述工程无缘广大市民。该人士告诉记者,在几天前的太原市改善省城环境质量工作会上,太原市委副书记、市长耿彦波要求今年市政建设工程必须倒排工期,按期完工。“并州路、府东街、府西街6月管线入地,力争8月底完工。”如果顺利实现,那到8月底,太原市完全可以启动今年第二拨道路改造工程,在8月底开工滨河东路3个立交通道、长治路南段改造等工程,年内完工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本报记者 胡斌 张磊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豫ICP备10204745号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www.zysdw.com.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5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