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日报中原视点编辑部主办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人员查询
中原视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原视点网 >> 消费 >> 汽车 >> 正文

中国汽车梦的发展 80年代起汽车业波浪式前进

2013-5-31 11:10: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吴晓琴

    历经近30年的艰难摸索,我国汽车工业终于迎来了第一波发展浪潮。当时正值我国经济发展螺旋上升的重要时期,伴随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变型这一历史进程,中国汽车工业也经历了波浪式发展阶段。

    80年代开始,汽车,尤其是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家用轿车,从抑制消费到观念更新,逐步改善消费政策和使用环境;轿车,从显示社会身份地位的“官本位”、作为高档消费奢侈品进行严格调控,到进入普通家庭的过程,更是充满曲折和艰辛。

    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汽车工业进入了全面快速的发展阶段,结束30年一贯制的历史,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大变革,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开始的分水岭。

    合资企业萌芽 生产力快速发展

    对于是否合资,邓小平说:“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车也可以。”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汽车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邓小平对国家有关部门能否引进装配线改为中为合资经营方式的请示中明确表示:“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车也可以。” 为此拉开了我国轿车时代的序幕,也为中国轿车生产、合资开了绿灯。当年,中德双方签署100辆桑塔纳轿车组装协议和购货合同。

1983年4月,首辆在中国装配的桑塔纳下线。

    桑塔纳是我国最早引进的品牌车之一,最早的上海桑塔纳是在1983年以来件组装的形式出车,当时售价20多万元。1985年国产化率达到40%后正式投产,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上海桑塔纳的配置是比较简单的,化油器发动机,4档手动变速器,13寸制动盘,钢车圈窄轮胎,售价近约20万元。那时主要做公务车。

    1984年1月,中国汽车的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经营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开业;随后大众汽车在中国合资建立了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1985年,南京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与意大利菲亚特集团依维柯公司签署引进S系列轻型汽车许可证转让和技术援助合同;1986年,关于天津汽车工业公司引进日本大发公司夏利轿车技术许可证转让的合同在天津顺利签订,第一辆夏利轿车下线,国内掀起了合资浪潮。

    改变“缺重少轻”格局 形成“三大三小两微”

    8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国民经济以较快速度增长,汽车工业老化、不适应客观需求的落后局面逐渐显现,“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这种状况迫使我国的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982年,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成立,又于1987年解体,转型为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1990年7月,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正式改名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并一直延续至今。

    随后,国务院北戴河会议度确定了加快发展轿车工业的战略,并确定一汽、二汽、上海、天津、北京、广州作为我国“三大”、“三小”轿车生产基地,此后又确定了两个微型轿车生产基地,轿车工业迅速发展。

    国家颁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之后,产品品种增加,开发能力增强,形成一定生产能力。1982年,建立天津微型车生产基地。“七五”计划中,又明确了加快发展轻型车的方针,确立了东北、北京、南京、西南四大生产基地。这些生产基地的陆续建成,使中国汽车产品结构逐步得到改善。1989年,生产载货车33.5万辆,其中轻型、微型车为16.4万辆,占49%。

    1998年全国生产汽车162.8万辆中,14家汽车企业集团(公司)生产148.5万辆,其生产集中度占全国年产量的91.21%。其中:年产19-20万辆以上的3家(一汽、上汽、东风),6-10万辆以上的6家(天津、长安、柳微、昌河、北京、跃进),0.8-2万辆以上的5家(哈飞、庆铃、江准、江铃、重型)。1998年全国生产轿车50.7万辆,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31.14%。

    加入WTO 汽车工业步入发展高峰期

   从1999年起,中国汽车工业进入高速增长期每年保持2位数以上的增长。1999年,全国汽车行业共有企业2391家,其中整车企业118家,改装车企业546家,发动机企业51家,零部件企业1540家;汽车行业拥有职工180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9万人;行业总资产508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原值2x3亿元,净值1556亿元;国家批准的轿车建设规模为112万辆,其中国家已经验收或建成的轿车生产能力91万辆。1999年全行业实现总产值3411亿元(如年不变价),销售收入3115亿元,工业增加值749亿元,利润总额106.5亿元。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下,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由上图可以看到,2001年开始,我国汽车工业总产值成稳步上升的趋势,随着国家和企业对汽车自主创新能力要求的逐渐加强,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共识。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家也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规范和支持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

    国内、国际同步重组 企业格局步入新时代

    中国汽车业进入“十五”规划后,中国轿车领域已形成了以三大集团为主导,以广州本田、重庆长安、南京菲亚特、浙江吉利、哈飞集团、昌河集团、华晨汽车、北京现代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3十x”的崭新格局。一批初具国际竞争力的“航母”级大企业、初具规模的汽车大集团正在崛起。

    同时,国际、国内重组要同步进行。这既是整合中国汽车工业的需要,也是国际巨头整合其中国业务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0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必须加入到国际汽车业的循环之中。中国的三大集团与国际巨头携手,同时重组国内汽车业,将是一个总的特点。一汽与丰田携手后重组了四川丰田;东风与起亚合作后重组了悦达起亚;上汽与通用联姻山东大字;东风与日产携手重组郑州日产,都是这方面的例证。

    尽管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可否认,与世界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相比,产品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和实力的差距很大,目前大部分产品还不具备国际竞争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如何在WTO的框架下来发展中国汽车工业?这是业界关注的核心问题。 (文/吴晓琴)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豫ICP备10204745号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www.zysdw.com.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5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