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7-22 19:24:2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本报记者任二敏 实习记…
疯狂盗采两年多 有关部门均无策
巩义市:是以罚代管还是在纵容违法?
本报记者任二敏 实习记者胡亚辉
本报讯 近日,记者接到巩义市涉村镇上庄村的村民反映,在该镇上庄村附近,有个无证矿井非法开采铝石两年多时间,而当地的乡镇政府和国土资源局却对此不管不问,无证矿井的疯狂开采,给周围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为此,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巩义进行了详细地调查。
7月5日上午,记者一行来到了非法企业的所在地涉村镇。在位于上庄煤矿门口对面约1公里处的小山丘上,记者看到不远处的小山丘被挖的千疮百孔,在一个诺大的土堆边有几台机器正在忙碌,后面抽水机的管子正往外突突喷着水,那水流就似一把尖锐的刀子不断的刮着下游的农田边界。经走访附近群众得知,此矿正是先前被群众多次向上级和媒体举报翟某的铝石井。
随后,记者来到了涉村镇政府进行采访。在党政办,工作人员查看了记者的证件后,先是随口说翟某的矿早已经停工,后又说对于此事她并不知情。记者要求她联系负责安全或者工业方面的领导,她说巩义市政府有规定,只有该单位的新闻发言人才能接待记者的采访,现在负责宣传的领导不在家,要等他回来才可以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在记者的反复要求下,才与该镇的新闻发言人曹主任进行了电话联系。曹主任告诉记者,他正在陪同有关领导在郑州办事,让记者先回去,待他回来后和记者联系,并与周二前书面回复记者的问题。
下午,记者又来到了巩义市国土资源管理局进行采访,该局办公室工作人员查看完记者证件后,电话联系了负责宣传的新闻发言人。过了好一会儿,该负责人才把记者带到了该局执法监察中队的办公室,并让他们回答记者反映的问题。孙队长告诉记者,该矿属于三无矿井,已经非法生产了两年多,国土部门曾经对其进行过多次查处和打击。当记者问到,既然屡次打击查处他们,他们为何至今还在生产时,孙队长说,法律赋予国土资源局的权力有限,对于这样的非法企业,他们也只能责令其停产,暂时把设备用封条查封,并对企业每年处以1.5万到2万元的罚款。如果遇到上级检查或者群众投诉,他们也只能让他们停工,别的没有任何其他办法。
一个三证皆无的非法企业,竟然在当地有关部门的眼皮底下非法生产了两年多,而有关部门竟然对其毫无办法,这简直是对国家法律的无情践踏,也是当地政府和百姓的悲哀。截止记者采访已经半个月过去了,我们仍然没有收到有关方面的任何答复。目前,国家及河南省政府正在开展“打非治违”回头看活动,像巩义市涉村镇这种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巩义市有关部门竟然听之任之,难道他们真的是无计可施,还是以罚代管纵容违法?此事的进展如何,记者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