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人去楼空
超过20%的利息,让不少投资者纷纷投资“徽州贷”,结果血本无归,一位来自贵州的小伙甚至被逼跳楼(曾报道)。记者昨日从蜀山公安分局经侦大队获悉,这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已告破,“徽州贷”老板刘某已被刑拘。据了解,短短9个多月时间,“徽州贷”至少吸引全国3000多人的投资,至少非法吸收存款2亿余元。
【案发】投资款到期无法提现 20余人举报“徽州贷”
今年1月2日,蜀山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接待室来了20多人。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均称上了“徽州贷”的当,投资款到期无法提现,而“徽州贷”老板刘某电话打不通。
福建人吴某是一位受害人,去年9月份,他上网时无意中发现了“徽州贷”的信息。吴某注意到,“徽州贷”网站上经常发布一些生态产业园和铜矿抵押的投资标,并承诺利息在20%左右。吴某先投了几万元试试。 “徽州贷”按时支付利息,他随后追加投资,先后投了近90万元。从去年11月10日开始,吴某发现到期提现十分困难,便咨询“徽州贷”客服。客服支支吾吾,只是承诺一定会尽快还款。
吴某又等了一个多月,但“徽州贷”承诺的还款期限一拖再拖。吴某有种不祥预感,于是赶到合肥报案。吴某告诉警方,他在徽州贷的账户还有82余万元。
【调查】涉嫌非法吸收存款 发布投资标大多虚构
接到报案后,合肥警方迅速成立了专案组。警方调查发现,“徽州贷”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徽州贷”的法人代表刘某在搞“徽州贷”时,先后成立了安徽徽立房地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安徽伟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梓源置业有限公司。刘某成立“徽州贷”后,招聘了不少人员,其中刘某某和王某是他的两大得力干将,这两个人头衔是“徽州贷”运营主管,每人可拿万元月薪,其他人员工资也由他们发放。为提高客服人员积极性,刘某规定客服如在网上拉到投资,公司就给客服一定比例的提成作为奖励。
与此同时,警方调查发现,“徽州贷”上发布的投资标大多是虚构的。
【抓捕】开宝马去逛超市落网 嫌犯称还欠5000多万
2月28日,专案组兵分三路,分别对刘某等人实施抓捕。当日9时许,刘某驾驶一辆宝马7系轿车进入省城一家超市买东西。警方突然现身,将他控制住。刘某此时显得很平静,“知道我们为什么找你吗? ”“知道,是我在网上搞“徽州贷”的事吧? ”随后王某等人也相继落网。案发后,刘某某自知大事不妙,曾跑到杭州躲藏,但最终还是难逃法网。
刘某落网后交代,他通过“徽州贷”非法吸收存款2个多亿,目前还欠5000多万元没有归还。目前,刘某等3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刑拘。据警方介绍,短短9个多月的时间,“徽州贷”至少吸引了全国3000多人的投资,至少吸收存款2亿余元。据警方介绍,这类经济案件最重要的就是帮受害人挽回损失,目前扣下的房产、车子等大概值千万。警方提醒,对于一些超高利息的投资,投资者一定要谨慎投资,否则一旦资金链断裂,很可能会血本无归。
在办案民警的印象中,刘某很精明,脑子很活。“可惜他把聪明用错了地方”。
刘某今年31岁,六安市霍邱县人,文化程度不高,2008年毕业于省城一家大专院校。毕业后,刘某一度在合肥开网吧,同时做农药生意。2010年,刘某开始做民间贷款业务。 2012年底,刘某开始从网上做小额贷款业务,之后搞“徽州贷”,利用投资者的钱放高利贷。
刘某已经结婚生子,有一个3岁的女儿。落网时,妻子已经怀孕。刘某的生活十分奢侈,一个人买了5辆车,其中包括一辆价值近100万元的宝马730。同时,他还在琥珀山庄买了一套房子。(冯兰友)
借钱投110万工资不够还利
山东工程师被网贷紧紧套牢
张某是山东邹城人,是当地一家煤矿上负责生产安全的工程师。去年5月份,张某无意中看到电视里关于网贷平台的报道,在好奇心驱使下,他开始从网上搜索网贷平台的信息。
工程师借钱玩起了网贷
在利息高出银行多倍的诱惑下,张某投资了网贷。去年6月份,张某从存款中拿出几万块,选择了一个月息1分5的网贷平台投下第一笔钱,这要比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高出许多倍。张某尝到了甜头,他逐步将存在银行里到期存款和买理财产品的钱转移到网贷平台中,陆续投了40万,短短两个月时间就挣了几万块钱利息。此后,张某将目光投向了一些专门介绍和评价网贷平台的第三方网站,随后他在3个高息的网贷平台中投了不少钱,其中就有让他痛苦不堪的“徽州贷”。
“徽州贷”称其为借贷双方的中介机构,并遵循P2P网络借贷的基本原则,即徽州贷平台作为中介方,将有融资需求的、真实有效的第三方借款人和广大投资者进行借贷撮合,投资者将资金充值到徽州贷,由徽州贷放款至第三方借款人。到期后,第三方借款人归还本金及利息,投资人收回本金和应得收益,而平台在此过程中对第三方借款人进行风险管理控制并收取管理费等佣金,并承诺如第三方借款人逾期未归还,由徽州贷于逾期次日垫付所有投资者应得的本金和收益。
钱被套工资不够还利息
去年8月左右,张某把钱投进了徽州贷,那时的利息曾超过20%,一个标的时间在1~3个月不等,投资之初他也赚到了钱。张某先后投进110万元,有一半左右是二十多年工作攒下来的,还有一半左右是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他将钱大致分成三份,投资在不同的平台降低风险,尽管如此,张某还是没能躲过去。据张某介绍,目前徽州贷里面有16万元提不出来,绝大多数钱都陷在网贷平台里面了,现在光每个月还借款利息,自己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用。
据警方介绍,被骗的受害人中,不乏金融界的人士,甚至高管。 先玩“空手套”再当“黄世仁”
刘某拿投资者的钱去放高利贷收不回致资金链断裂
“徽州贷”是如何吸引投资者上当的?“徽州贷”又是如何运作的?昨日下午,记者专访了办案民警,对“徽州贷”进行全方位揭秘。
怎么让投资者信任?刚开始按时返还利息
短短9个月时间,“徽州贷”吸收了至少2亿存款。“徽州贷”是怎么做到的?受害人为何心甘情愿将钱交给“徽州贷”?办案民警给出了答案:超过20%的利息,让不少受害人情不自禁。不少受害人事后坦言,他们是看到“徽州贷”在网上发布的投资标,才主动跟客服联系投资的。 “徽州贷”经常在网上发布一些生态产业园和铜矿抵押的投资标。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刘某为了吸引投资者将钱交给“徽州贷”,许以超过20%的高利息。刚开始,刘某等人会按时将利息返给投资者,赢得了不少投资者的信任。不少投资者纷纷追加投资额,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将钱交给“徽州贷”。
受害人投入多少钱?每人至少有五六十万元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根据目前的调查情况看,“徽州贷”至少吸引了全国各地3000多人投资,大多集中在广东、上海、苏州、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目前,70余名受害人已到警方报案。据了解,这些受害人的投资金额都比较大,每人至少有五六十万元。
为何后来还不起钱?高利贷要不回资金链断
去年年底,“徽州贷”爆发危机。不少投资者的本金、利息没有按时支付。 “徽州贷”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原来,此时的“徽州贷”资金链已断裂。
刘某落网后交代,2012年初,他和朋友一起吃饭时了解到“温州贷”,后来通过网上的信息了解到了“温州贷”的运作模式:通过网上平台为借贷双方提供中介服务,从中赚取佣金。刘某觉得这个项目不错,就找到杭州一家公司,让这家公司帮他做了一个网上平台,并给他取名叫“徽州贷”。2013年初,刘某在高新区中瑞大厦租了一间办公室,“徽州贷”就正式运作了。
投资者将钱打进刘某的账户后,刘某开始拿这些钱放高利贷,利息也高得惊人,50%左右。利息高,当然风险大。为此,刘某还专门安排人去讨要这些高利贷。令刘某始料未及的是,一些人借了高利贷没有按期归还,再加上刘某平时挥霍无度,致使“徽州贷”的资金链断裂。据刘某交代,目前他借出去的1600万元至今没有收回。
“徽州贷”如何运作?骗取资金去放高利贷
“徽州贷”老板刘某落网后坦言,他安排人在“徽州贷”网站上以安徽会理房地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名义发布一些不同的投资项目,这些投资标的大多是假的。为让投资者深信不疑,刘某等人还搞了一个“三方合作协议”,投资人、融资人以安徽会理房地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中间人在网上签订三方借款合同。投资人将钱打到刘某指定的银行及第三方支付平台国付宝、汇潮支付、网银在线、环迅支付上。实际上,这只是“徽州贷”为了取信投资人搞的一种形式,钱最后都落入刘某手中。刘某拿到这笔钱后,就去以50%左右的利息放高利贷,以赚取中间的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