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日报中原视点编辑部主办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人员查询
中原视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原视点网 >> 焦点 >> 视点评论 >> 正文

何必让假银行大行其道、招摇过市?

2015-1-24 14:17:49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1月23日,媒体报道称南京一家名为“南京某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的假银行非法吸储2亿元。该“合作社”的内部装潢与真银行无异,短短一年多就有近200人上当受骗。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这个“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的工商营业执照上写的经营范围是农业信息咨询,与金融类没有任何关系,更没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从事金融业务的许可证。

    刘 鹏监管部门不要也被假银行骗了

    有人有欺骗的本意,群众也有轻信的失误,这些都是假银行非法吸储得逞的重要原因。但其背后显然还存在着一系列相关部门监管的失误。 其一,假银行并非开办于真空中,其有门面,有非法经营的场地,而相关基层社区服务部门,对商户的经营情况,是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情况掌握的。南京这家假银行所在的地方,其相关社区管理者,知不知其在经营什么业务?有没有觉得异常,是否将相关异常情况上报上级?

    其二,工商管理部门是营业执照的核发者,但发了营业执照之后,经营者有没有按照营业执照上“农业信息咨询”等经营范围来开展业务,难道就可以不管了吗?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中,工商相关管理部门,有没有做正常的巡查、检查,有没有搞过突击检查?

    其三,吸收公众存款明显是金融业务,假银行没有任何金融资质却在开展金融业务。相关金融管理部门又去了哪里?

    假银行骗过了群众,因为群众毕竟不是专业的,信息掌握情况也相对有限。但假银行如果也骗过了一系列的监督管理部门,这恐怕就不得不让我们后怕与反思了!

    苑广阔给储户的存款加把锁

    从目前媒体报道的银行存款丢失案例来看:一是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在管理或技术上的系统漏洞,在背后偷偷拿走了属于储户的钱;二是社会上的违法犯罪分子和银行内部的工作人员互相勾结,里应外合,通过欺骗等手段最终把储户的存款挪作他用,甚至是直接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对于第一种情况,虽然银行也是受害者,但终究与自身管理和技术上的缺陷和漏洞脱不了干系。最近几年来,每当发生了类似的案件,法院在审理判决过程中,都越来越倾向于保护储户的利益,要求银行全额赔偿储户的损失。这就要求银行必须在加强金融安全管理的同时,增加对技术安全投入的力度,加大技术改造和更新的力度,全力维护自身的利益,也保障储户资金的安全。

    对于第二种情况,则更多地要从银行内部管理上寻找原因。除了积极报案,包括对员工的管理,对工作流程的管理,对内部人员的监督等等。

    不管怎么说,如果银行因为看不好自己的大门而损害了储户的利益,失去了公众的信任,也就等于是切断了自己生存的根本,所以全国的金融机构以及上级监管机构,千万不要不把其当回事。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豫ICP备10204745号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www.zysdw.com.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5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