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日报中原视点编辑部主办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人员查询
中原视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原视点网 >> 焦点 >> 视点评论 >> 正文

从对央视春晚“咬文嚼字” 说起

2012-2-1 13:51:08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杨越

  《新闻晨报》报道,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经对今年春晚的文字质量检查后发现,其中文史差错、字词差错和语法差错仍频频出现。如主持人董卿将来源于唐代段成式“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的“竹报平安”解释为在竹简上写平安家信,相声剧《爱的代驾》把西施的年龄说老了,相声演员黄宏将应称“秦王”的嬴政说成了“秦公”,另外字幕还有一些错误。

  春晚,是央视在中华民族最浓重的节日奉献给全世界华人的一顿文化大餐,海内外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十分关注。大家通过收看春晚,在收获喜庆、愉悦的同时,也在接受着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传承。出现《咬文嚼字》杂志指出的类似以上文史差错,其负面影响着实不小。熟悉这方面知识的观众因此会对春晚的文化品位感到忧虑和遗憾,而对不熟悉这方面知识的观众来说就有可能以讹传讹、受其毒害。

  春晚,要满足所有观众的喜好的确难以做到众口难调,因节目众多、时间紧迫要不出错甚至出现不少的差错的确难乎其难。字幕是现场制作的,出现差错倒有情可原。节目娱乐性、艺术性到底如何,人们似可予以“包容”。但是,春晚所有节目的“出炉”,都是经精心编排、严格把关的。可以说,它是一群文化人集体劳动的结晶,是经过精心打磨和雕琢的。因此,节目中的明显文史差错实属不该,早就应该得到发现和纠正。

  诚然,要每个文化人都成为全才、通才,熟悉所有的文史知识也是不可能的。但作为我们担负文化传播和建设重任的所有文化人,尤其是在受众范围广大的文化舞台工作的文化人,都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对受众负责的态度,在“咬文嚼字”上多下些功夫,尽量避免在体现我们人文素养的文史、字词和语法方面出现差错。这样,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才能更好地得到继承和弘扬,才能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杨越)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豫ICP备10204745号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www.zysdw.com.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5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