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日报中原视点编辑部主办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人员查询
中原视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原视点网 >> 焦点 >> 视点访谈 >> 正文

治堵新政下,汽车业路在何方?

2011-1-21 来源:搜狐网 作者:搜狐网

2011年,北京市开始实施新的治堵方案。此方案最核心的内容是限制车辆的购买,每年新发车牌控制在24万以内。那么,治堵新政是否会成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瓶颈,刚刚起步的国产汽车该如何应对?

 

嘉宾观点

何兵:车轮社会问题一堆

嘉宾介绍:何兵,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知名法学家。

 

主要观点:

大家知道北京出了一系列治堵政策,这个政策出台以后,有很多争议,比如说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就认为,方案中规定的责任并不均衡。事实上,堵车这个问题正在由“半身不遂”向“全身瘫痪”转变——不仅首都,全国很多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城市都出现了堵车,既堵车又堵心。

车轮社会问题一堆

首先是能源消耗问题。2009年中国汽车的销量是1300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22%,能源消耗也达到全球总能耗的22%。2009年中国汽车保有量6200万辆,其中车用汽油6260万吨,车用柴油7220万吨,总消耗成品油13480万吨。按照每年新增的机动车,每年增2000多万辆,消耗相当于新建一个2000万吨级炼油厂,而建一个2000万吨炼油厂需要投资200多亿元,建设周期4到5年。

其次是大气污染问题。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说,全国约五分之一城市大气污染严重,113个重点城市中三分之一以上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机动车排放成为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调查显示北京和广州大气中大约80%的CO来自于汽车废气排放,尾气成为肺癌高发“推手”。2010年在天津市肺癌学术年会上王长利教授表示,除吸烟外,环境污染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近年来汽车尾气成为主要因素。

与此同时,由于汽车的增加,修了很多路、停车场,这导致十几万平方公里土地丧失农业功能。官方数据称,1998年中国公路总长达128万公里,路网使4万平方公里土地丧失农业功能。到2009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86.08万公里。我简单算了一下,也就是说有12.06万平方公里土地丧失农业功能。高速公路还在扩张,这样大家就可以理解粮食和蔬菜为什么涨价了,这是必然的。

报废汽车对环境的影响也很大。中国基本上没有完整的汽车报废系统,所以我们的废车主要靠农民来处理。在国内,报废汽车回收难,行业标准是空白,国内没有专门回收的企业,很多是农民式的办法,这很可怕。还有一个问题是某些企业宁可当成废铁卖,也不送去回收,为什么?因为报废的价格很低。目前中国的报废汽车回收率不足五成,除了浪费资源外,也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罗磊:汽车经销商面临转型

嘉宾介绍:罗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主要观点:

去年受国家三大汽车消费政策拉动,以及国内消费动力的拉动,中国汽车销量一直在高速增长,称之为爆发一点不为过。2010年延续了2009年高速井喷式的状态,实现了全球第一的目标,同时创造了一个世界记录:全年汽车销量超过1800万辆。全球任何国家在任何时期都没有实现过这个目标,2010年中国实现了。

特别是去年12月,无论是北京还是全国其他地区,销量都有非常高的增长。据我了解,很多地方的中档车全线脱销,这个现象在全国很普遍。仅北京12月23日一天,就卖了10万辆车。一个4S店的老板跟我说,他一个店那天就卖出了宝马700多辆。这个世界纪录可能很难被打破了。

我认为,这两年汽车消费过快一方面肯定是一种透支消费,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中国人对汽车的渴望。很多人说,中国老百姓拿着全球较低的工资,买着全球最贵的汽车。

汽车社会来得太快,带来的社会矛盾非常突出。硬件上、软件上有很多不配套的地方,中国的交通意识还远远没有跟上汽车社会的步伐。中国的汽车占全球的3%,交通死亡的人数却占全球的16%。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据,这说明交通意识、安全意识远远没有跟上汽车发展的要求。

北京实行了限牌政策,这个政策实行以后,对整个北京市乃至全国的汽车行业有什么影响?

首先,我认为24万牌照不等于24万辆的销售,加上置换更新的需求以及外地人进京购车,今年新车销售量可能会达到50万辆左右。

其次,北京会不会出现大量经销商退出?北京有4S店大概420到450家。如果今年销售50万辆,那平均每家4S店的销售量在1000辆左右,完全能够支撑4S店的正常运营。这1000辆是什么水平?大概是2008年的水平。因此,北京不会出现经销商大量退出的局面。

那么,北京经销商的机遇在哪里?我认为,应该实现战略转型,即由资源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过渡。刚刚开业或者准备开业的经销商,因为没有客户的积累,对他们来说比较困难。新政对大企业不仅不是困难,反而是难得的机遇。

怎么转型?一是服务链向下延伸,开拓新业务,比如二手车置换、汽车租赁、汽车金融、汽车装具、维修服务等;二是深度挖掘客户资源,把主要精力从卖车转移到服务上来,真正做到提高服务质量,把已有的客户维护好,在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取得商业利润。

赵英: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嘉宾介绍:赵英,国家经济发展与经济风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主要观点:

汽车的发展,如果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公共利益的选择问题。我认识一个政府高官,他说,制定行政、产业政策时要听专家的话,制定公共政策时,要找到共同的问题,这就是最后利益协调的结果,结果不是选最优,而是相对最优,这是我们研究汽车治理的出发点。

公共治理要先解决两个前提:一是汽车的发展究竟使中国富强还是使中国更加软弱、回到恶劣不堪的社会?产业的转移究竟是表示了中国的强大,还是表示中国被动接受垃圾产业的转移?我觉得还是表示中国的强大。汽车在发达国家还是支柱产业,像奥巴马不惜用几百亿资金解救通用,不会轻易转移,之所以往中国转移,一个是市场,一个是中国的产业量、技术足以支持产业的转移,在非洲没有强大的制造体系。

另外汽车使中国进入了现代化,使每个人的福利得到了提高,还是降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效率运转提高和人民生活效率运转提高有两个东西,一个是汽车,一个是手机,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这两个基础上,再讨论汽车工业的这些问题和治理方案。我们应该是在前进中去治理。汽车工业自从诞生以来就伴随着污染,但汽车工业在成长与规制中,不断完善。作为一个产业为了公众利益,必须在某些地方做出改变甚至牺牲。北京新政的合理化,我完全赞成,一个产业如果不承担社会责任或对公共表示善意和友好,这个产业长远发展是不可能的。

治堵不仅需要硬性的规定,也需要软性的规定。比如说汽车消费文明的形成,目前中国汽车消费者日常的驾驶时间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即大多都在周末使用,或者开到离家最近的地铁站。中国汽车消费文明的形成还有赖政府的引导。

 

钟师:汽车消费不能学美国

嘉宾介绍:钟师,搜狐汽车频道资深评论员。

 

主要观点:

我国解放以后一直在学别人,什么叫现代化生活。50年代我们羡慕苏联,羡慕苏联到处冒烟囱;改革开放后,我们看到了美国好莱坞文化,人人有汽车,很多人付诸生活。文化传播塑造新一代人,我们对汽车的需求有文化的根源。

现在汽车已经变成社会上很重要的事,环境、交通、能源、社会、安全各方面都会影响,这是很大的一件事,公共政策方面对汽车的问题要适当提出。北京现在是万不得已,以前是太松,再不弄,影响很多方方面面的事,现在是先暂时压下去。

人的欲望不能不让他不满足,但要有节制。最理想的模式是好好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看看日本怎么做的,欧洲怎么做的,千万不要看美国是怎么做的,因为美国的情况是特例。美国当初是人少地大,大量的石油,比水还便宜,除了美国以外的所有国家都达不到美国的石油消费,这有客观的历史原因。美国传媒的强大实力把美国文化输出到世界各个角落,导致我们认为美国才是值得我们仿效的,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我们应该看欧洲,欧洲现在有很多自行车,真正开车的人不多,人们已经觉悟了,但我们现在觉悟很难,政府方面要慢慢引导,包括媒体以前帮助厂家造成了汽车文化消费的环境,现在媒体人应该反过来从另外一个角度,从道德感、公益、理性方面慢慢教化消费者理性买车,尽量减少车的使用频率。

各地的政府,比如说大城市的政府,解决这个问题不是靠限制,而是公共交通,让大家觉得公共交通便利快捷与成本都比私家车好,那人们都会选择公共交通。但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公共服务做得不好,有一堆的问题,这方面全社会应该要呼吁。现在杭州市站台里面信息化程度很高,但北京公交网不是很详细,没有人提供这种预算和公共服务,使得大家不方便,一头雾水。

我觉得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私家车要展开时间赛跑,只有公共服务跑到私家车前面,私家车消费的节奏才会慢慢降下来,公共服务要加快,就会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买车也是一件很好的事,像发达国家一样,买而少用,休闲、个性化时多用车,日常工作时,采用公共交通来解决出行问题就可以。

 

王灿发:倡导“慢城生活”

嘉宾介绍:王灿发,知名的环保人士,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

 

主要观点:

汽车开始发展时,90年代就有很大的争论。一些人主张把汽车业当成国家经济一个新增长点,拥护大力发展汽车业;另一部分人从环境和资源方面提出,应该限制其发展,因为汽车不仅消耗能源、排放尾气,而且加剧了城市的拥挤。现在再来看,结果已经很明显了。

发展肯定有需求的问题。现在城市设计不合理,导致很多人在很远的地方上班,因为公共交通不发达,必须坐汽车。这方面,北京就有两个大的失误:一是设计了天通苑社区,二是设计了回龙观社区。这两个社区周围都没有大的单位,所以一到上班时,就很拥挤。这种情况下,公共交通就承载不了,所以有自己的车,但有自己的车造成马路上的拥堵。这是生活的需求。

再一个是公共交通不方便不舒适,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因为这个才去买车的,如果不改变公共交通的方便性和舒适性,修再多的公共交通,汽车都不会减少,因为这是一个需求。另外,车在中国是炫耀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很多人有这样的心理需求。

汽车的需求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觉得,是好事但也是坏事。好事是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添加了活力,给各方面带来了利益,但巨大的负面效应也充分显示出来,即严重的空气污染,汽车排放的尾气比烟筒里排放的废气对人体的危害要大得多。因为,汽车排放出来的尾气颗粒物,非常细小,全国各地出现雾霾天气,都是因为汽车排放的尾气造成的。这种雾霾,下雨都冲不下来。北京下雨之后,没有风,天不会是蓝的,只要有风,才会把颗粒物刮走。

这给我们造成了多大损失?没有人统计。但有个基本统计,前几天北京严重雾霾天气时,市儿童医院看病者比平常增长15%到20%。如果把看病的损失算在汽车行业上,那汽车行业给社会创造的财富将大打折扣,所以这又是坏事。这是我的一种观点,你们可以批评,在利与弊方面,我觉得是一半一半。

再就是北京市的治堵措施能否有效?我认为,大部分都是无效的。为什么?因为在北京的中心城区都是公车,公车都是报销的,1个小时100块,照样有人停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措施是无效的。

怎么治理北京的拥堵?北京应把行政区搬出二环之外,首钢现在已经腾出一块地,应该把这一块地好好利用起来,把行政区集中到那里,不仅可以缓解交通,而且城区内的房子也会降价。

另外还有一个生活观念问题。我们需要那么多汽车吗?很多人说,汽车很方便,很好,而且提供了信心和身份的感觉。但我觉得,人越快,生活可能很丰富,但也很累,原来没有飞机、火箭,照样生活,没有汽车时,一些人也能游山玩水,像李白、徐霞客,他们写的游记很不错,别有一番风味。现在世界上兴起了一种“慢城运动”,让生活节奏慢下来,大家活得很舒适,人人没有紧张感。如果我们倡导这样的生活理念,我国的资源消耗会大幅度下降,汽车也会大量减少,污染也不会那么严重,所以我倡导一种“慢城生活”,让大家来一次“慢城运动”。

何雪峰:限制用车而不是买车

嘉宾介绍:何雪峰,《南方都市报》首席编辑。

 

主要观点:

全世界大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没有一个能够依靠私车出行解决的,所有的大城市都是依靠公共交通。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一开始在公共交通方面就严重不足,尤其是大城市。

香港比北京小很多,人口的密度比北京大,但香港不堵车,香港限制私车,发展公共交通,香港1000多万人口,汽车保有量是70万辆,北京是500万辆,香港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而且在香港坐巴士,基本上保证每个人有座位。香港停车费比较贵,所以普通人不会买,另一方面公共交通方便舒适,坐公共交通出行和开车出行的时间差不多。大城市的公共问题的解决,要参照香港的模式。

纽约、华盛顿这样的大城市,在解决公共交通方面是怎么做的呢?美国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左派和右派的平衡,大城市限制私车,不是限制你买车,而是限制你用车。公共政策基本出发点是公平原则,这由市场化来调节,即大幅度调整停车费。

在华盛顿停车,是按次或者小时来收的。一次50美元,或者一小时20美元,只要愿意交钱就可以去停,这样的政策对所有人平等。同时,为了兼顾普通人停车,在路边也可以停,一个小时收费仅75美分,但每次只能停一个小时,先到先得。通过这样的公共政策实现富人和穷人双方面的平衡。北京没有这样的路边停车收费机制,如果只是简单提高停车费,穷人似乎永远不能开车进北京城,坐公共交通又非常难受,社会矛盾就会被激发出来。(拾年)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豫ICP备10204745号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www.zysdw.com.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5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