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日报中原视点编辑部主办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人员查询
中原视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原视点网 >> 焦点 >> 视点评论 >> 正文

万辆劣质自行车爆了慈善"内胎"

2012-4-27 18:14:34 来源:东方网 作者:陆扬
 

  红基会下属“仁爱基金”向陕西大型国企和地级市老干局捐赠上万辆自行车。受捐者称这些车质量很差,骑两下就爆胎。据媒体调查,该批自行车出厂价一百多元,仁爱基金捐赠时却号称价值700多元。也有不少民众质疑,将退休干部当作“弱势对象”捐赠,令人难以接受。(4月26日《华商报》)

  对此,有观点认为,不管捐给谁都是公益慈善,虽说车辆质量有问题,也大可不必“白吃枣还嫌核大”。不过,这出诡异的“捐赠门”,倘若就这样轻轻关上,势必掩盖一些值得反思的深层次问题。实际上,万辆劣质自行车不仅爆了自己的车胎,还爆了慈善的“内胎”,露出一个个可怕的黑洞。

  首先,有违慈善精神。锦上添花诚可贵,雪中送炭价更高。慈善作为社会财富再分配的重要方式,其精髓恰恰在于扶危济困,有限的捐赠应该给最需要的人。然而,上万辆自行车,或是捐给待遇本就不错的老干部,或是流向经济效益很好的国有企业。如是捐富不捐贫,更像是一种福利发放,根本体现不出资助效应。人们纷纷质疑,弄点实实在在的东西捐给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不是更好吗?

  其次,缺乏平等意识。一个人能帮助另一个人,只是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能力不同,不代表二者之间就有高低贵贱之分。真正的慈善,慈善者与受助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然而,时下一些组织和个人仍自觉不自觉地把慈善当成施舍。媒体曾报道,湖北宜宾儿童福利院每年都会收到大量破烂衣服和过期零食药品,只能用车拉到垃圾场处理。如今,一骑就爆胎的劣质自行车有捐赠之名,无慈善之实,简直把爱心通道异化为垃圾出口,根本没有考虑受助者的安全和利益。

  此外,涉嫌浑水摸鱼。纵观这起事件的前前后后,有太多疑点直指仁爱基金的管理乱象。因为自行车数量不少,有受赠企业希望仁爱基金发个公函,但对方始终未发;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捐赠,一片纸的票据收条都没有。联系到“卖50块钱都没人要”的劣质自行车,却在捐赠时被号称价值700多元,就不能不让人怀疑虚报多支的背后,是否有个人渔利的黑手?

  骑两下就爆胎的劣质自行车,不要也罢。可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慈善爆了“内胎”,注定行之不远。近年来,郭美美、诈捐门、万元餐等一系列丑闻,暴露出慈善管理的种种问题。当下,亟待找出症结,补上漏洞,调好胎压,同时吸引公众监督,“扶上马,送一程”,确保中国慈善沿着正确的轨道,平稳行驶。 陆扬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豫ICP备10204745号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www.zysdw.com.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5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