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日报中原视点编辑部主办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人员查询
中原视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原视点网 >> 焦点 >> 视点评论 >> 正文

名校为何培养出诅咒老师的学生

2014-7-4 22:22:17 来源:新华网 作者:唐华
                 

胡翼青教授的微博截图

    近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胡翼青收到一封学生发来的邮件,“胡翼青:我是商学院的***,这学期选修了你的《西方传播思潮》,结果显示无成绩,之前发邮件给你,你未回复,不知道你是否还健在?如果得了绝症无法回复邮件,我很遗憾!下学期一定去医院看望你,到时候见!”胡翼青在网上公开了这封邮件,引起不小争议。

    网友的评论中,大多数人将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老师因忙不回邮件是否正当,学生挂科投诉渠道是否合理,老师是否未按时将成绩挂到教务系统”上。笔者认为,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也不应该成为学生肆意谩骂诅咒老师的理由。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代代相传。它不仅强调了学生应该在行为举止上尊重老师,还应该重视老师的教导。读书不用功导致选修科目考试不及格,是不重道;稍有不如意,便对老师横加谩骂是不尊师。毫不客气地说,南京大学商学院这名学生的行为完全违背了“尊师重道”的原则。

    全国重点大学出现这样的事情,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丑闻”?

    近年来,主管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老师,老师评价学生都以一串串冰冷的分数为主,于是,提高分数就成为了上至学校、下至学生和家长唯一的奋斗目标。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和家长也就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教育。学生们忙于应付各种考试,脑子里只想着分数,不关心他人、不关心社会、不关心国家,缺乏应有的道德修养。然而,教育的根本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此问题上,中外先哲有着相同的观点,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成人”、“成德”之教,教育也就是帮助人们发现自身本有的“善”。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认识自己”而获得知识,最终成为具有完善道德的人。按照先贤的观点,我们如今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失败的,一个学生连最起码的尊敬师长都不懂,又谈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

    因此,解决此类问题应从根本上改革现行教育体制,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位。应将道德教育从幼儿园开始贯穿到小学、中学、大学的学校教育全过程,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另外,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健全人才选拔的综合评价机制和多元录取机制,在升学考试中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适当权重计入成绩,或作为重要参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在正确思路的指引下,教育体制改革的前景是光明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建立起更加完善合理的教育体系。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豫ICP备10204745号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www.zysdw.com.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5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