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日报中原视点编辑部主办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人员查询
中原视点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原视点网 >> 焦点 >> 视点访谈 >> 正文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谈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2013-5-24 22:54:36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5月23日,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做客强国论坛

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高校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错位

  [主持人]:欢迎吴院长的到来。今天我们谈的话题可以说是大家最近关注度比较高的热议的话题。我们知道今年是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也被网友大家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就业难的核心部分,您能不能给我们分析一下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吴江]:实际上现在也是一个全球的就业最难的阶段,比如说去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增长狭窄,债务问题久拖不决,这样就带来就业显得非常严峻。特别是青年失业率继续攀升,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目前发布2013年全球就业趋势报告称,去年全球失业率已经上升到1.97亿,事业人数比上一年新增了420万,失业率达到5.9%,预计今年还会往上走,大概全球失业率会达到6%,全球失业人数可能上升到2.2亿多。到2014年还会再增加,预测大概还要增加300万。所以,今后五年,全球失业人数可能将会突破2.1个亿。特别是青年失业问题,这个危机仍然在继续。青年进入就业市场的困难会日益加剧,这是一个全球的问题。所以,应该看到这是受全球经济影响。从我们国家看,今年大学生毕业生有699万,就业难的情况比较明显。比如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到5月1日仍然是33.6%,到5月6日的时候,广东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52.4%,比去年同期下降7%,根据麦肯斯调查公司对2013年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的13届硕士毕业生的签约率26%,同比下降9%,本科生为35%,同比下降12%,高职高专的毕业生32%,同比下降13%,这些数据大家都可以从网上看到,形势还是很严峻的。分析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显而易见的,经济增速放缓,就业需求不足,很多企业都减少了一些招聘的岗位,无论是国有企业也好,还是我们的中小企业也好,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第二方面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还是比较高,尤其对就业单位、工作强度、薪酬待遇这些要求都比较高。比如大学毕业生比较向往政府部门、外企、国企,但是这些单位的总体上用人量还是有限的,大量中小企业是毕业生最大的需求方,目前中小微企业就业已经占到城镇就业的80%以上。所以,成为我们现在吸纳就业的主体。恰恰他需要人才,我们大学生不愿意去。第三个方面,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的需求现在有些错位,这实际上是一个根本原因。就业难度的根本原因。一方面专业结构不能有效地回应市场需求。比如,据一些机构的调查,以2012届为例,本科失业率最多的前十个专业人数占到失业总人数32.8%,包括英语、法学、计算机和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六个专业,连续三年在本科失业人数当中都是最多的,前十个专业当中。还有一些教育成本比较低的专业,各种各样的高校都在招生,比如说医学院、农学院都在搞中文专业,很多工学院都在普遍招会计专业,就出现这方面的招生比较多,就业比较难。反过来,我们看现在高职、高专毕业生比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就比较高。所以,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它的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的切合度比较高,所以看谁和市场切合度的高,它的就业率就好一些。另一方面,我们毕业生的素质能力现在也有不适应市场的需要。比如说现在也有一些机构性矛盾,大家需要有经验、有技术,动手能力比较强的,这恰恰是我们的短板,我们有些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也有待于提高。第四方面,还是社会上存在一些就业歧视。比如说现在除了性别歧视、户籍歧视之外,还有第一学历的歧视,很多单位要人的时候都提出来本科不是211和985的院校就不招,这些大家都有很多反映,实际也是事实存在。第五方面,传统的就业管理和服务模式,对就业还是有一定的制约因素。比如说就业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我们的户口、档案、工龄认定这些方面的一些规定多年还没有改革。所以,还造成一些手续繁杂,还有比较强的一些计划色彩,比如在现行的就业服务体系当中,求职需求短期集中和信息服务不足的这样一个矛盾。就业辅导需求量大,而且比较强烈,和师资严重不足的矛盾,等等这些都比较突出。最后,就业促进政策,国务院和有关部委都出台了,是否都到位了,是否一直到基层都落实到位了,这也影响到我们这个政策的效应。

  [网友团团绿]:习主席强调,要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目前国家从哪些方面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在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化能力方面,高校能做些什么?

  [吴江]:对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目前,根据国办刚刚出台的文件,目前,国家对这一群体的主要帮扶措施包括:一是大力加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年底前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二是对有就业意愿的,及时提供用人信息。三是对有创业意愿的,组织其参加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四是对暂时不能实现就业的,要通过扩大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规模,组织参加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五是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各地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适当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本生活补助标准。在帮扶方面,今年来提出了两项新政策,比如从2013年开始,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率,具体标准各省结合实际确定;充分发挥对口支援机制的作用,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地区要把援地高校毕业生纳入本地区就业扶持政策范围,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央企要结合援助项目建设,积极吸纳当地的高校毕业生。

就业渠道的拓宽从根本上有赖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主持人]:根本原因像您刚才说的,高校的培养和市场需求还是没有太匹配。可能从高职、高专这些毕业的学生里面掌握技术的,可能跟市场需求比较匹配,这是他们相对于大学生就业率高的一个原因。您刚才也说到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学生就业期望值高,他们可能有这样一个意识,我是金子,到哪里都能发光,可能大学毕业生对自身优势方面还不是那么特别明确和清晰,您认为大学毕业生应该如何确立自身优势,才能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吴江]:应该说,我们的大学生,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经过几年的科班训练,他有专业的优势、有技术的优势,而且他们的思想比较活跃,学习能力和可塑性也都比较强。我们说年轻人都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尤其对新技术比较敏感,而且富有一些创造性、想象力,受传统的思维定势束缚比较少,比较容易运用新的途径、新的手段去就业、去创业,比如咱们看到的网络就业、网络创业,大学生在这里就很活跃。我想这些都是一些优势。还有一些包括比如我们现在大学生比较自信,我们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认准的事情,有激情就去做。而且可能几天几夜不睡觉,一件事情就干成了,精力旺盛。这些最适合做什么呢?实际上从国际上发展趋势来看,特别是西方的经验来看,这些都是做创业。所以,创业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它的优势领域,实际上我们叫不是被别人雇佣,是自我雇佣,创业就是自我雇佣,自己给自己打工,所以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的实现,所以这应该是很好的优势。我们说很大幅度地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激情,到中小企业、到小微企业去创业,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路径。

  [主持人]:可以说是鼓励大学生现在作为毕业之后的一个选择。可能很多人就会想,我创业,他可能会觉得是不是资金上有问题,或者自身知识能力上,可能会有一些缺乏,而且自己所在的年龄,刚毕业,可能对社会的认识也不足。他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虑。

  [吴江]:对。

  [主持人]:我们知道最近习总书记在天津讲话时也指出要把就业这块蛋糕做大,您认为可以从哪方面着手,把就业蛋糕做大?

  [吴江]:习总书记讲的这个意思,我们领会有这么几点,还是一个怎么样能拓宽就业渠道。从拓宽就业渠道的根本上来说,还是有赖于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在就业方面,我想有这么几条:一是怎么结合经济发展来开发我们的就业岗位。尤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的过程当中,首先就是要充分发挥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兴技术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这个拉动是长远的。我们现在这些支柱产业,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各省都在关注,各省都在发展。那么,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它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我觉得是长久的。因为它是一个新兴产业。有些人认为这些产业可能是就业程度低,其实不是这样的。比如我们说光伏产业,实际上它要是真正的在有市场了以后,这个市场剖开以后,在美国光伏产业的就业率都是有所增加的,有大量增加的。新兴产业拉动作用很重要。第二,鼓励和支持其他的各类企业来吸纳大学毕业生,主要是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所以,这就有一个国家对小微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扶持力度,是不是通过一些社保的补贴、培训的补贴这些扶持政策,使我们这些微小企业能够有这个积极性。第三,引导我们国有企业,我们国有企业相对来说吸纳大学毕业生,它的需求量相对是少一点,但是,你是国有企业,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就是有义务吸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我们叫做蓄水池。你储备一些人才,前几年也是这样做的,2008年以后,我们的国有企业,很多国有企业都在这方面储备了一些人才,我想这几个方面。当然,还要大力宣传我们现在像一些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组织对社会发展当中的一些突出贡献,你宣传它,这时候引导高校毕业生,认为我到民营企业,我到非公企业光荣,我到他那儿就业不丢人,我从观念改变。第四,还要政府开发一些乡镇基层的就业岗位。比如说现在大家都提创新社会管理问题,在创新社会管理中,有很多岗位、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我们社会管理中的综合管理,还有群众的一些具体事务,包括一些纠纷,解决社会矛盾,在这些他们还是有优势的。如何加大财力的投入?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政府购买、开发一些公益性岗位。过去“三支一扶”、村官,都开发了一些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这方面出台了一些政策。当然,这方面还要继续做下去。现在在基层大概有50万大学生在基层从事各种各样的服务,包括村官、“三支一扶”和西部志愿者,这些项目还可以再做,可以多做一点,我们现在60万个村,一个村里面有两三个学生,我们这几百万就吸收进去了。

融入社会,不仅需要学历和知识,还需要更高的情商相结合

  [主持人]:像您刚才说的从新兴产业上带动就业率,还有中小微企业,还有您最后谈到乡镇企业的岗位也有国家的大力度的支持,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事实上也是一个方向。其实在访谈进行过程当中,也有很多网友给我们交流和互动,向您提出了一些问题,我们看其中一位网友的提问,这位网友叫“流浪的加啡”说,习主席在天津和高校毕业生座谈时表示,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适应社会的能力。老话说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情商当然要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想问一下您,您如何理解情商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性,如何有效地将情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

  [吴江]:我觉得习主席说情商非常的重要,现在我们正在开展党员干部群众实践的活动,怎么联系群众的活动,我想这是解决情商活动问题,解决和群众感情的问题。作为一个具体的个体—大学生来说,情商一方面是指你和社会的交往能力,你得学会和社会交往,和社会各种人交往。同时,还有一个自我的情绪控制、自我的调整、自我的适应能力。比如说我受到挫折,没有找到工作,一次没找上,二次没找上,你怎么调整自己。所以,我们说提高情商,确实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质量都非常重要。至少是这样,的确是帮助我们理性、客观地看待自己,来正确选择自己,来端正自己的态度,我到底在哪去就业,到哪去创业,我是在基层干,我能不能去一些我过去可能不熟悉的地方,这些找准自己在就业当中的一个基本定位,避免我们现在盲目自大,但是也不要妄自菲薄,理性地做好自己找工作这件事情,定位很重要。有了好定位,还要有好心态。心态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情商的问题。第二,我们看情商高的人是容易理解别人的人,能为他人着想,能尊重他人、能包容他人的人,我们有时候不大容易相处,就是在就业过程当中,我有知识,我有技能,我是研究生,我是博士,不大容易和别人平等相处。你想你的知识,别人怎么能够信服,怎么能运用到你的工作当中去,这里头很重要的就是让别人认识,别人觉得你说得有道理,别人认为你确实有本事,那么你要有共同语言,寻求一种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感情,觉得我真正在工作当中发挥作用。还有一个就是比较乐观、比较豁达,我们一次失败、两次失败,可能经常是挫折,在就业、创业过程中挫折很多,能不能面对这些挫折和困难,能不能百折不挠,能够平稳地过渡断奶期,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可能还是一直是吃着知识这个奶长大的,我们还有一个过去说三门干部,稳稳当当的,怎么进工作这个门,要经过市场锻炼,自己能够真正成长起来,这样的话,融入这个社会,不仅需要学历,需要知识,还需要更高的情商,而且需要把它融合起来。

当代大学生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并逐步转变原有的精英意识

  [主持人]:所以说除了拥有一定良好的知识技能以外,也要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您刚才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说到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也非常清晰,比如说像有些人就会选择到基层一线和艰苦的地方去,您认为目前大学生在择业观念上存在了哪些问题?会不会对就业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应该树立怎样的择业观?

  [吴江]:现在社会在发展、在进步,我们的教育也在发生变化。过去我们说教育是精英教育,我们现在到了一个大众教育。所以,这首先是一个观念转变。精英教育,就是出了大学,就是精英,我们现在大学生都认为我是社会精英,我出来就是社会精英。为什么去上大学?就是可以把我变为精英。现在我们进入大众教育阶段,能够上大学的人很多,我们老百姓都可以上大学的时候,你出来就是一个大众,就是一个合格的劳动者。特别是现在看到高校毕业生已经占到新增劳动力的一半,大体上我们说每年我们能够解决就业的也就是一千万左右,大学毕业生一届就六百多万,六百万、七百万都进来了,可不就一多半嘛,所以你的观念是什么,我们的就业岗位就这么多,所以你不是普通劳动者嘛,你为什么说我这个不去,那个不去。所以,就业观还是跟不上我们现在这种形势的变化,还有很强的精英意识,甚至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一个是就业希望比较高,喜欢在大城市工作,不愿意到基层去,不愿意到最需要他的岗位上去,现在普遍希望到国企、到外企、到机关、到事业单位。第二,他不愿意吃苦,比如说体面,我吃苦就不体面。什么是体面工作呀?我们过去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是怕脏、怕累。特别是我们独生子女比较多,从小家长都比较娇惯,这也是一个客观存在。所以,不习惯用市场的效益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你的价值是什么,你在市场有用,你就有价值。所以,在这个观念限制了大学生在就业当中的问题。所以,我们说一是要转变观念,不要“近视眼”,要从发展空间看未来趋势。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条路,我们过去老一代,都是抱着一种梦想,但又脚踏实地,经过千锤百炼,但是他有梦想、有理想,朝着自己的理想一步一步往下走。第二,我们的政策要鼓励,我们要给他一个发展的平台,大家要关心,社会要关心,不仅是政府,包括我们的企业,也包括我们的社会,我们各级组织,人人都应该关心他们成长,不断地给他们一个发展平台。总之,要实践积累,在实践当中逐步去转变观念,这一点很重要。

  [主持人]:可能对于有些大学毕业生刚刚毕业,他对自己自身的能力还有些认识不足,这个实践从哪些方面来去获取呢?是在学校的时候,就对自己有一个认识吗?

  [吴江]:我们可以对比一下,高职、职业院校为什么比较容易到市场找到工作,是他进校那一天就想到,我要学本事,我要学就业的本领。从老师讲的知识、讲的课当中,他有一个潜意识告诉他,我怎么在社会上用,我怎么能够有一技之长,怎么能够去动手。我们高等院校有差距就是,一进门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市场,就没有考虑我怎样去锻炼。所以,这方面需要在高校中加强一些就业、创业的辅导,要有一些创业教育,要让他一进校就知道,你是要去创业的,你是要去找工作的,你要能够认准市场对你的需要,需要你做什么。

  [主持人]:在入校最初的时间段,你就应该明白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不要等到都快毕业了就开始盲目地找工作,就像大众所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低的一些小的企业不愿意去,高的想去国企、事业单位,但是毕竟也有限,这就比较困难。

  [网友一滇之东]:之前北大才子卖猪肉,近几年又出现了硕士生应聘搓澡工、城管,想问一下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吴江]:当然,我首先说这是少数,属于个别,它反映了一是确实折射出就业难,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现在高等教育变成大众化了,大众化了以后,他是有择业自由的,就业是多样化的。我们现在不是过去统包统配,现在是双向选择,可能就有愿意做这样选择的。当然,如果是一种不得不为的状态,确实需要一些反思。我是指这个。除了你自主选择,我就是愿意做这个,我们有很多大学生到农村养猪,很好呀。我想也需要我们从另外一方面反思一些问题。比如说我们是不是要思考一下教育质量的问题,这至少是教育结构失衡的问题,走得比较极端。再一个,是不是我们市场配置的问题,市场配置的能力不足。比如说我们一个大学毕业生出来以后,你怎么配置自己,双向选择配置过程当中,我可能找不到要我的企业,我找不到适合我工作的信息,在配置当中,他可能会灰心丧气,就会走向一种极端,这可能和他本身的配置能力有关系。再一方面就是和公共服务,也可以反思一下,像类似出现不得不为去做这些工作的时候,是不是我们就业公共服务要关注一下,现在我们有很多还没有就业的,已经毕业了好长时间,又离开学校了,离开学校,现在在城市上这样晃荡的有不少人,我想你刚才说的这个包括这个,他已经离校了,他又没有找到工作,这方面我们就要有点计划。现在政府有一个行动计划,帮助这些人,通过公共服务来帮助这些人找到合适的岗位,在这方面可能还有一些属于就业歧视方面的问题,这些都不断地提高我们的就业质量。总的来说,大学生不光是一个数量的问题,还有一个就业质量的问题。您刚才反映的就是就业质量。我们不能够说我们只是低质量的就业,我们还要追求高质量的就业。所以,高质量的就业,就需要还要做很多的工作,比如说培养人才和需求互相对接,怎么样更加开放的市场,怎样提高配置能力,怎么让我们的中介组织多发挥作用,怎么建立大学生的就业统计监测系统,把我们大学生作为就业的帮扶对象,也包括我们怎么去监管,监管用人单位,怎么发展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就业环境。我想,这些工作也都包含在高质量就业的工作岗位。

  [主持人]:我们刚才谈到就业质量上的一个问题,还是针对这位网友举的例子,比如说,有硕士生应聘洗澡工之类的,他可能会质疑是不是太浪费国家资源了?您觉得他的想法对不对,是否在浪费国家资源?

  [吴江]:应该说学非所用,确实是在浪费。学非所用,你学到的知识,没有用到你的专业上,确实也是一种浪费。但是,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如果从长远来看它是不是在浪费。如果目前干上一个月、两个月,我们要看长远、看一生是不是浪费,如果一生都没有用到自己的知识、没有用到自己的专业,确实存在一种浪费问题。

 简政放权意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环境

  [主持人]:就像您刚才所说的,针对这个例子,毕竟是少数,并不是大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与自己专业不相匹配的工作。当然有很多大学生选择去创业,这是访谈之前您在第二个问题当中就提到了,我们想问一下您,您认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是多少?能否给我们一个分析?

  [吴江]:这方面有一些专业调查公司,比如麦肯锡的调查是通过每年的跟踪调查,从自主择业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逐年在上升。09届是1.2,10届是1.5,11届为1.6,到12届也还是有一个上升。也就是说,大体上比重不到2。按照现在每年600多万的大学生来说,创业的可能就在十万人左右。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来,目前还是比较少,和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比较大。发达国家一般是15-20之间,甚至更高一点。当前也可以看出来大学生创业,这是一个方向,应该说从创业带动就业,但是也有很多困难,目前的困难主要是资金短缺,都是靠家庭、亲戚这些资金。市场营销不够,我曾经说“一高三低”,除了学历高,找不着市场,没有经验,没有资金,所以总的反映这几个问题。也有些数据说明,比如2011届毕业生的创业者,有65.7%的人面临资金不足的困难,有33.7%的人认为自己的市场营销不足,还有26.4%的人认为自己的适应能力、述职能力不够,这就可以反映出来他们自己的表达。我们出台政策还是比较多的,出台一系列的创业支持、鼓励政策,涉及到金融、税收、准入、教育培训、优化服务等等。今年正好国务院办公厅刚刚出台了一个政策,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工作就业的通知,又进一步强调了这个问题,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要求我们各地、各部门都能够完善创业政策,加强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特别鼓励毕业生创办国家和地方优先发展的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智力密集型企业,支持网络创业带动就业,这些鼓励我们的学生在这方面,只要鼓励这方面都有很多优惠政策。具体来说有这么几项政策:第一,把创业教育课程的课要纳入到学分管理当中去,鼓励在校生来参与创业教育和创业的实践活动,这就是学分,你必须要教这门课,必须参与创业活动,这也是一个。第二,降低大学生创业准入的条件,现在门槛太高,所以降低注册门槛,而且要简化手续。创业地区应该按规定给予小额担保的贷款、贴息、税费的减免等政策的扶持。第三,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高校推进大学生的创业孵化器的基地建设,高校、地方应该有一些创业孵化器,提供项目开发,开业的指导,融资、跟踪服务这些创业服务,我想只要能落实,只要各地方能落实,国务院要求我们各地在支持创业方面是有很多政策的。

  [主持人]:有了这些政策的扶持,毕业生创起业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一些。刚才在访谈中提到鼓励大学生去中小微企业去就业,也有一些网友提到了关于中小微企业的一些问题,想问一下您。这位网友叫舞动的微风,中小微企业已经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了就业的主渠道,李克强总理最近在国务院的机构职能转变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也强调,要以简政放权来释放就业创业创新活力,简政放权对于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什么好处?您如何理解简政放权对解决就业问题的积极意义?

  [吴江]:国务院要求简政放权是一个行政改革的重大举措,对于小微企业当然是一个利好消息,对政府来说当然是提高效率,对小微企业来说,其实就意味着降低了准入门槛。小微企业在简政放权当中,它的发展可能会便利,门槛更低,也就是促进了就业。一个是创办小微企业可以使我们一部分人以创业的形式来解决就业问题,再一个,创办小微企业可以带动就业。据测算,我们一个人的创业,平均可以带动三个人的就业,是1:3,只要小微企业大量出现,通过简政放权以后,降低门槛以后,大家都可以去做。这样,一个人带动三个人,一个企业,我们说至少一个小老板有三个工人,就是四个人。所以,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我们城镇80%的就业是靠这种企业来解决的。所以,应该看到总理提出来的简政放权,意在能够创造一种特别是大学生、特别是青年在创业方面更好的发展环境。

  [网友超级灯泡]:您曾说我国主要是结构性的失业,这与近年来大学扩招、教育产业化是否有一定的联系,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

  [吴江]:结构性的失业主要和我们的高等教育直接有关系的这样一个判断。当然,它会比较复杂的一个多因果关系,其中最关键的结构性问题,说明我们高校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有效回应的一个机制。也就是我们说的脱节问题,就是我们教育人才和市场需求人才的一个脱节。我们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会越来越突出,结构性矛盾。怎么解决脱节的问题?核心就是高等教育和市场需求怎么能够有效互动,完全把它归罪为教育不好,也是不公正的。实际上,人才是进入到教育,再进入到劳动力市场。在这个过程当中,是需要高等教育和市场有效对接,它这个有效对接,主体是谁?主体是学生,学生自我的一个配置能力很重要。所以,这方面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比如说高等院校在发展当中要有预测和发布机制,你不能误导,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配置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规模,这是从宏观来说。从微观来说,应该赋于学校有更多的自主权,办学的自主权,提高每个具体学校对市场的回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你要批,改一个专业批好几年,我要想撤一个专业也要好几年,要有机制的回应。今年学生分不出去,明年我就不招了。所以,这方面很重要。当然,对高等教育质量还有一个外部评估机制,光自己评估不行,光自己评估,评估的是教育质量,教学质量,外部评估的话,就得看你培养的是不是人才,是不是真正市场需要的人才。重点关注受教育者和用人单位对教育质量的评价。其实用人单位是最后的对教育质量的裁判。用人单位说好就好,我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这方面的对接、互动是目前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主持人]:今天吴院长跟我们的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探讨大家目前比较关注的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样一个热点话题,比如说可以通过像吴院长说的鼓励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去就业,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都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先到这里结束了,再一次感谢各位网友对我们访谈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吴江]: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豫ICP备10204745号
Copyright 2011, 版权所有 www.zysdw.com.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574号